什麼“謝思清太目中無人”、“謝思清太傲慢自大”……之類的詞總能聽見。
感謝那時沒有社交網路,主要還是論壇,否則不知要變成什麼樣。
還有人說,自己是在嫉妒鍾揚,所以故作滿不在乎。
至於他嫉妒的原因,自然就是鍾揚有才並且帥氣。
謝思清的話,前世長得一般。就是說還可以,但沒很迷人。
不過,雖然被罵,也就那樣了。
謝思清也不太在意。
他想,再過一段時間應該也就沒有事了。
解釋的話,可能越來越糟——因為真的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事實的確就是他把點映忘了。
硬是解釋自己寫本太過投入的話,不僅沒人相信,說不定會越描越黑,落下一個“迫於壓力見風使陀”的壞名聲。
之後,到了謝思清有活動之時,他想了想,也沒有邀請鍾揚去出席。
他想,之前鍾揚請他去看點映他卻沒到,那麼自己自然也沒臉面叫鍾揚給自己捧場。
於是,他就只是叫了其他一些同行,鍾揚全部都在邀請名單之外。
此後他們兩人關係就有一些微妙。
要說關係不好,其實倒也沒有。
只有……有些奇怪。
然後,鍾揚用那部戲,橫掃各大獎項。
自己卻是慘淡收場,雖然一直都被提名,但是幾乎沒有榮譽,始終都被壓著一截。
在鍾揚拿到了八個最佳導演之後,有個記者在採訪時很賤地問鍾揚:“鍾揚導演,你有沒有拿獎拿到手軟的感覺呢?會不會想,已經夠多的了,不怎麼想要了,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也讓謝思清拿走一個吧,否則他也太沒有面子了。”
當時鍾揚笑了,還說:“其實,我頭腦當中好像一直都有兩個小人。其中一個說:再拿一個。”。
記者接到:“另一個說算了算了?兩個小人激烈鬥爭?”。
“沒有。”鍾揚還是在笑,“另一個說,好啊好啊。”
當時謝思清看到節目就忍不住想,這什麼人哪這是……
那年,鍾揚那些粉絲算是揚眉吐氣。
他們翻出舊賬,隔空對著謝思清喊道:
【呵呵呵呵,你有什麼資格輕視鍾揚、還看不起鍾揚這部電影?現在你被扇了耳光了吧?鍾揚十個最佳導演,一個都沒給你剩下!】
謝思清一直沉默著。
他真從來沒有輕視鍾揚,相反一直覺得對方很好——不論作為演員還是作為導演。
不過,事已至此,也沒辦法……
又是一年之後,自己重新問鼎獎項。
他的粉絲不多,畢竟也有一些。
於是,他們再次對著鍾揚那邊“呵呵”回去:
【誰說謝思清再也不成了?知道你們臉皮多厚了吧?鍾揚去年一部爆了,立馬就被吹到天上。】
……
從這之後,每次二人發生競爭關係之時,都會有種很說不清的氣氛在。
有時明明他們兩人全都沒戲,是另外一個導演拿到獎,媒體也要營造出來一種不對付。
至於平時,他說的話也總是被記者曲解,或者從中抽出一句大書特書。
比如,曾經有個與謝思清和鍾揚都合作的演員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表現不好,謝思清會採取“冷暴力”,一直默默地重新拍,而鍾揚則會立刻釋放出一股強烈的“殺氣”。
有記者拿去問謝思清,謝思清就隨意評了句:“每個導演風格不同,重點自然也不一樣。我怕會給演員壓力,一著急反而更不好,所以讓他們慢慢來……鍾揚大概想法不同,認為演員應該緊張起來,儘快進入飾演角色,不願總是反覆拍攝吧。”
可是,報道一出,卻變成了:
【謝思清:鍾揚演員遭受壓力太大。】
謝思清:“……”
再比如,謝思清說戲時會非常地投入,將全身都排程起來,儘量不讓演員聽得乾巴巴的。而且,也解釋得非常詳細,告訴演員所有動作該如何做,絕對不會只對演員解釋“你很失望”,而是“你失望得咬住嘴唇、抓著頭髮、指節蒼白”,將所有的都具體化。講站位時也是,走到哪裡開始念起臺詞,然後走到哪裡臺詞結束,又在哪裡做些什麼動作……臺詞也是同樣,哪些字重讀,哪些字輕讀……什麼語調,什麼聲調、什麼節奏——但是鍾揚並不這樣,他不會有那麼多話,也並不會排程全身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