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章 首映

再之後的一段時間,謝思清時常見到鍾揚電影的宣傳。

並且,隨著首映來臨,越來越猛烈了。

現在電影市場好像就是這樣,不差錢的片子宣傳隨處可見鋪天蓋地,從機場到公交車站到巴士車到廣告牌,不分受眾將所有人一網打盡,目的就是讓人想去電影院時,腦海當中首先就會浮現該作。

這種方法效果顯著,當人們選擇電影時,好像真的不是非常關心型別、劇情等等,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購買“最火”的那部。

對於宣傳這一塊,發行方非常聰明。

鍾揚在聊天時曾和謝思清說:“得校園得天下。”

對此謝思清也有點印象。

似乎以前有份調查顯示,中國電影觀眾平均年齡只有21.5歲。

想想也能明白。大學生有空閒,校園裡面娛樂活動不多,又有戀愛、交友等等需求,經濟能力較強而且消費觀念開放,再加上買票可以有半價,理所當然成為主力。

“那麼,你們打算要怎麼辦?”當時謝思清問。

鍾揚的回答是:“在這個市場上更加激進一點。”

他們果然就是這麼做的。

2000所高校裡面一共貼了張海報。

其中有500張上有鍾揚、邵羽和張天曉的親筆簽名,雖然,有些簽名版的海報貼了不到一天就被偷了。

“看見我的簽名就偷。”鍾揚自我感覺非常良好。

“……”謝思清沒說什麼,不過,他卻覺得,應該是衝著邵羽的簽名去的……畢竟鍾揚早就已經轉到幕後去了。

上映之前,發行方選了30座城市裡的30所高校進行了點映。

鍾揚自己參加了其中的12場。

點映之時有段時間可以用照相機,點映現場還有劇照卡片可以拿走,為的就是讓人拍照然後拿到社交網路分享,比如微博、朋友圈、人人網等等。

那段時間,謝思清只要一上網,就能看到相關訊息。

然後,就連正式首映都被選在了大學裡,就是最好的兩所大學的其中之一。

謝思清沒上臺,只是坐在下面,看著鍾揚,還有邵羽和張天曉。

“鍾揚導演,”主持人說,“您為什麼執導這部戲呢?和您以往風格不同……您能不能說說原因?”

“我希望能突破以往,不想總是重複過去。”鍾揚回答,“我也曾經有過猶豫,害怕砸掉自己招牌。但是,一位朋友一直給我鼓勵,他勸我接下來,因為只有嘗試不同型別,才能發現更多自己所擅長的,從而拍出更好的作品。”

“所以,”主持人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位朋友?”

“嗯。”鍾揚向謝思清的位置看了眼,“之前我有一部電影不太成功,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所以一直有些逃避,選擇性地無視了它,恨不得自己從來沒拍過那個。但是我的那個朋友,在漫天惡評中找到所有稱讚我的——我知道很不好找,然後做成文件傳送給我,告訴我拍完那部電影並非一無所獲,至少我發現了幾個自己能做得到、但是之前並沒做過的點……就是說,要積極些,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導演,而不是對每一部戲的票房都患得患失。現在,電影製作完成,我感到很慶幸,慶幸這位朋友及時出現,慶幸自己執導了這部戲。和上次那個遭到惡評的電影並不同,上次我自己都非常忐忑,這次我對它非常有信心。這個故事非常有趣,我相信它不僅讓我收穫很多,同時也會給觀眾們帶去很多東西。”

“哇——”主持人裝作很感慨,“有這麼個朋友,真是很幸運哦。”

“嗯。”鍾揚又說了句,“一輩子的幸運。”

謝思清有點尷尬地移開了視線。

“那再說說選角的事吧。”主持人看向了邵羽,“和鍾揚導演見面情形是怎樣的?”

“哦。”邵羽笑了,“鍾導那天一見到我,就說,怎麼臉色差了。”

“什麼?”主持人問,“他真的這麼說哦?”

“嗯。”邵羽又笑,“我那段時間確實精神很不好,當時鍾導好像不想再選我了。”

其實謝思清覺得,現在邵羽精神還是不好。

至於鍾揚當時提沒提過臉色這個問題,謝思清倒是記不起來了。

“那,”主持人接著問,“為何後來又選你了?”

“我不知道。”邵羽回答,“我想是因為試鏡表現令人滿意吧,讓他覺得可以忽視那個問題。”

然後,主持人又問了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