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母這沒有見到孫女,來了還讓兒子給訓,心裡哪裡能舒服,不過也沒有像往次一樣去和兒子吵,只回過頭看丈夫。
“必武,是怎麼回事?”董父知道妻子身上的毛病,一聽到孫女也學了,自然是擔心。
董必武就把早上的事情學了一遍,“爸,不是我怪媽,可是你聽聽,這哪裡是孩子該說的,再說這孩子現在就用下巴看人,就覺得誰都不如她,你說再這樣下去,這孩子不是毀了嗎?”
“怎麼毀了?鬧鬧本來就是北京人,難道她說的有錯嗎?她請小朋友們到北京玩,那說明她好客她熱心,怎麼一到你丈母孃他們的眼裡,這全都是錯了?何況鬧鬧才三歲,知道什麼叫童言無忌嗎?一個小孩子說的話,在外人眼裡那是可愛的,怎麼到了劉家就成大事了?要我說就是劉家的三個孩子太老成了,一點孩子的樣子都沒有,所以他們只覺得咱們家鬧鬧不好,我看實在不行,我把鬧鬧接回北京去,這樣也省著總拿著鬧鬧跟著對比。”
“你又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心裡,這總拿著跟別人比,孩子哪裡還有自信心?”董母聽了到是一肚子的氣,“再說你媳婦也該上班了吧?這日子總不能靠你一個人養著,她上班就帶不了孩子,孩子放在劉家?我就沒有聽說過讓丈母孃給帶孩子,自己親媽不能帶的。你丈母孃可有三個孩子要帶呢。”
董必武也聽出來了,說來說去,這母親就是想把鬧鬧接走,可是細品品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劉家的三個孩子太懂事,他一直看在眼裡,相比之下自然也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懂事。
可是讓孩子跟著自己的媽一起,董必武也不放心。
見兒子不作聲,董母也知道兒子是聽進去了,又忙給一旁的丈夫使眼色,他們這次過來。也就是想把孩子接過去。不然大老遠的哪裡能又折騰過來。
現在年歲大了,雖然不喜歡孫女,可是就這麼一個。董母哪裡能不想,在大院裡的時候,哪個老太太不是帶著孫子或孫女,也就她一個人在家裡冷清清的。
董父接到妻子的暗示。才開口,“必武。你媽說的也有道理,孩子在那種環境下長大,總是不好,你可以回家和劉雨商量一下。孩子和我們回北京,有我和你媽教育著,也不能差了。總不能讓孩子從小就一直覺得自己不如人,這樣反而讓她的心理越發的叛逆。不聽你們的話。”
“爸,那我回去和劉雨商量一下。”董必武對這個都不抱希望。
一家三口這才去附近的飯店吃了飯,而張秀蘭和劉城一行人,則帶著孩子去了張秀枝的飯店,中午的時候,飯店裡只有兩桌客人,張秀枝正抱著孩子。
“什麼時候回來的?”張秀枝見著人就抱著孩子直接過來了。
好在是在屋裡,不然張秀枝就得抱著孩子跑起來。
“昨天剛回來,這不是帶著孩子上午在公園走走,中午就到你這裡來吃飯。”張秀蘭這邊和張秀枝說著話,那邊金國良早就和劉城聊了起來。
金國良看著比在部隊的時候要開朗了很多,連說著要多炒幾個菜,非要好好喝一口。
這就讓人先進了屋,就去炒菜了。
張秀蘭也抱過姐姐家的孩子,“孩子怎麼這麼瘦?”
難怪叫豆豆,這長的也太小了。
張秀枝臉微微一紅,“我和你姐夫哪裡會在孩子身上省,可是這孩子就是幹吃不胖,一天能吃兩雞蛋呢。”
兩雞蛋那可真不少,生活水平也不差了。
再說現在開飯店,張秀蘭也覺得孩子吃的不會差了。
“這孩子的衣服,都是你婆婆找出來的,可省了一大筆錢。”張秀枝說起這個來,又感激的看了一劉雨,“還是你大姑姐提醒的呢,不然我還想著自己開口要呢。”
“孩子的衣服小了放著也是放著,你就別客氣了。”劉雨笑著接過話,眼看著鬧鬧要往外面去,忙追了過去。
後屋裡只有姐妹兩人了,張秀枝才感嘆道,“總算是回來了,回來了就好,以後好好過日子。老家那邊爸媽都挺好的,爸知道我嫁了人又生了孩子也為我高興,媽來過我這店裡呆了幾天,金國良一嚴肅起來又不愛說話,沒用我多說,她呆幾天就走了。走的時候和我說苦窮,我還說要和她借點錢,她就再沒有開口。”
“只要你能把住就行。”張秀蘭聽了也放心了。
“現在躍進那邊行了,聽爸說每個月都能往家裡郵點錢,爸媽就是不種地也能活了,在農村只點地就是沒有錢也能活,何況現在每個月還有十塊錢,村裡的人現在都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