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她開啟裡面翻了幾頁,前幾頁是服裝術語和常用代號與符號,衣服長度的選擇和圍度松量的確定、樣板基本縫頭的加放等。
這些都是張秀蘭不明白的,她剪衣服,只是按衣服的大體形狀剪出個樣子來縫,縫合的時候有多餘的地方再剪下去,到底沒有一點專業知識。
而這本書裡還有些專業述語,如省道的設計與變化,張秀蘭從來都沒有聽說過。
她翻過去,裡面是用錐形狀來描寫省道的形態,至於省道則是為了使縫製後的服裝穿上後適合人體,就要把相對人體凹進部位的多餘布料處理掉,這處理掉的部分就是省道。
張秀蘭看到這些,只覺得在看到不路的黑暗裡,突然有一抹光線射進來,讓她看清了前面的路。
十塊錢,值了。
張秀蘭相信,哪怕不用上學,只要吃透這本書,她也能自己學會做衣服。
交了錢,張秀蘭又去文具用品店花一塊錢買了個筆記本和一隻最便宜的鋼筆花八毛八分錢,墨水則是三毛五。
拿著東西張秀蘭往家裡走,可不知道身後有人打她進書店之後就一直跟著她,直到看著她去菜店裡買了菜回到家,又掃了一眼那布藝家居四個字,才扭身走了。
張志紅回到家還是一頭的霧水,她可是親眼看到張秀蘭掏出一大把錢,從裡面數出十塊錢買了一本書,還買了鋼筆和本,甚至又提著菜。
看那樣子,就像有錢人一樣。
十塊錢一本的書,她和趙興華複習參加高考,買的所有資料加要一起怕也就是十塊錢,而張秀蘭一本書就花了十塊錢,怎麼能不讓張志紅乍舌。
特別是張秀蘭住的地方又掛著布藝家居的牌匾,顯然是做起了生意,難不成那生意是她自己做的?
“資料買回來了嗎?”趙興華抬頭見到張志紅坐在那發呆,漫不經心的問了一句,“怎麼了?出了什麼事?”
“你今天要不是讓我出去買資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你猜我看到了什麼?我看到張秀蘭去買書,十塊錢一本的書,她掏出一大把錢來,看樣子得有七八十的樣子,又買鋼筆又買筆記的,還買菜。”張志紅咬了咬牙,“她哪裡來的那麼多的錢?而且我看她住的地方掛起了牌匾,難不成那買賣是她自己做的?”
趙興華原本不敢興趣,聽了這話也坐回到床上,卻不想張秀蘭好,“掏那麼多錢又怎麼樣?她不是給人打工呢嗎?指不定是賣貨的錢正好在她手裡,再說你又沒有親自問過,哪裡知道那些東西是不是幫店裡的老闆買的。”
趙興華嘴上這麼分析,心裡自然也希望事實是這樣。
不然要真是張秀蘭那麼有錢,反之看看自己,現在花錢還要和父母伸手要,念過書又當過老師的自己甚至比不過一個沒有上完初中的農村丫頭,趙興華自然是不甘心。
張志紅心裡的嫉妒也慢慢的平復下來,“你說的到也對,她打的那點工,怕連路費錢都不夠,哪裡還能這樣花銷。”
“不過也不一定,誰知道她是不是跟了哪個有家的相好的,人家給的錢也不一定。”趙興華想起張秀蘭說有物件的事,恨的一咬牙,不耐煩道,“行了,沒事說她做什麼,想起來就噁心。還有半個月就要高考了,好好複習才是正事。”
高考的時間定在六月中旬,這些日子兩人沒日沒夜的複習,趙興華只覺得要看的東西太多,可時間卻不夠用,只恨先前沒有多看些書,越是這樣越是煩燥,現聽到張秀蘭的事,心情自然好不了。
張志紅見他牽怒到自己身上,也沒敢多說,把資料遞過去,坐到椅子上去看書。
離月中旬高考還有五天的時候,村裡來人了,來的是張志紅的母親王華,還帶了三十個雞蛋過來。
現在城裡的雞蛋要一毛二一個,看到三十個雞蛋也不算少,宋琴客氣的把人迎到了屋裡。
“哎呀,你家可真是大啊。”王華坐到床上,又壓了壓,“要說這城裡就是比農村強,看看這炕都是軟的。”
宋琴看她那副窮酸樣,微微皺起眉頭,面上淡淡的,“等住久了,就會覺得還是農村好,自在。不過各有各的好,就看喜歡哪裡了。親家母難得來一次,要多住些日子才是。”(未完待續)
ps:妞們,粉紅票要多多給力啊,八八也多多的加油啊,今天有加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