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三的臉色不好,“老周,這咱們可說好了,月底要十車的木頭,你們只弄了七車,這不是耽誤我交工嗎?我可都和對方說好了,要交十車,你說現在差兩車怎麼辦?”
周術民臉色也不好看,“老三,別的不說,這天天工人都吃不飽,頓頓喝湯,哪還有力氣幹活?這讓牲口乾活,也得給牲口吃飽吧?更不要說是人。”
“老周,你們說菜不夠吃,我也讓人把菜給你們送到山上來,現在你又說吃不飽,不是強詞奪理嗎?”胡老三再想到小舅子和他說過的話,越發的不滿,“你找的那兩個行不行,不行就再換兩個人。”
“要不是張秀蘭她們姐倆算計著來,這一個月怕後二十天就沒東西吃了。”周術民也覺得這點上該和胡老三好好說說,“老三,你給的口糧太少了,這二十個大勞力,乾的可全是體力活,不然你就弄些燒油的電鋸,這樣也能省些力,你捨不得使汽油,那這口糧上你在省,哪裡能出活?”
胡老三心裡也清楚這個,語氣也沒有先前強硬,站在院子裡點然一隻煙,往正從廚房裡出來的張秀枝身上掃了一眼,眼睛微微一眯,“算了,既然這樣說,那你們這幾天加幾天的班,把活趕出來,我也不下山,就是山上等著,至於口糧,這些先吃著,都往飽了吃,吃乾的,等我下車之後再讓人送。”
胡老三痛然這麼痛快,周術民挺高興,不過轉念一想到他留在山上要等著木頭,到也沒有多想。
可胡老三卻有自己的想法,在看到瘦弱的和農村婦女不同的張秀枝,心裡就有了別的主意。
當天,卡車就都下了山,定好三天之後再上山來,胡老三還當著眾人的面,讓他們下次來的時候再拉三袋子的小米。
現在這個年代,北方多種玉米和穀子還有高粱,沒有水稻,大米多是從南方進來的,所以家家主食就是玉米麵、小米、苞米碴子和高粱米。
周術民晚上還抽空去找了張秀蘭單獨說話,“這幾天胡老三在這裡,你還是按平時那樣做,不用做好的。”
“我明白了。”張秀蘭的聰明,一點就透,讓周術民很滿意。
送走周術民,張秀蘭回來,見姐姐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張秀蘭帶上門,走近跟前才小聲道,“周叔是想讓胡老三知道一下咱們平日裡吃什麼,到時他自己都受不了,到時在口糧上也不能太刻薄。”
“我說呢。”張秀枝拍拍胸口,“我還以為咱們哪裡做錯了。”
“姐,周叔剛剛來也沒有說開支的事,等晚上我尋機會問問他,要是這幾天能開,到時有卡車上山來的時候,咱們正好坐著車下去,走回來就行了。”一個月眨眼之間就過去了,張秀蘭覺得過的很快。
“還是你去吧,我留下來。”張秀枝捨不得花錢。
“一起去,說好了。”張秀蘭抿嘴一笑就又出了屋。
抬頭看到工人都圍在一起說話,還有些奇怪,正好石民走了過來,“那邊說要加幾天的班,把木頭趕出來才開支,大家有些不滿,正議論呢。”
對方主動示好,張秀蘭也不好甩臉子,客氣的點點頭,“原來是這樣。”
轉身進了廚房。
石民摸摸鼻子,眼裡閃過一抹陰鷲之色,面上淡淡的,特別是看到從屋裡出來的張秀枝時,笑容溫柔的似春風,“秀枝,這幾天就要開支,你下不下山買東西?要是去的話幫我買件棉襖回來?我沒有父母,也沒有人給做棉衣。”
接觸下來之後,才知道石民已經二十五了,而張秀枝才二十四,這樣一來石民再叫張秀枝姐也不好,兩人又熟悉了,乾脆就直接叫名子。
“買的棉襖貴,還是做的便宜,正好我平時也有空,幫你做一件。”張秀枝沒多想,只聽石民沒有父母,到覺得挺可憐的。
石民一臉的驚喜,“那真是太好了,秀枝謝謝你,等你哪天下山提前告訴我,我給你送錢來。”
張秀枝笑著應了聲好,這才笑盈盈的抬步進了廚房。
廚房裡,張秀蘭剛把灶臺裡添滿木頭,把外面的對話也都聽進了耳裡,“姐,我看還是買一件算了,做多麻煩。”
張秀蘭不好多說,生怕弄的姐姐失了面子,可就一個有家的女人幫著一個男人做棉衣,這事傳出去確實不好。(未完待續)
ps:感謝跡修、空悲、覷覷眼婷婷、櫻桃小燕子、坤坤兒715的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