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圓真乃是十八羅漢中坐第一把交椅的,慧可大師恐怕是難以抵敵他了。”偷看站在他旁邊的痛禪上人,只見痛禪上人也在點頭微笑,似是嘉許圓真這一招。
原來圓真這招乃是以少林寺七十二門絕技之一的金剛杵化為掌法的,金剛杵是極為沉重的兵器,圓真雙手空空,虛捏作勢,以意使“杵”,他的金剛杵,旁人雖然看不見,但虛空劈下,卻好像有了實質一般,無形之“杵”比有形之杵,更為厲害。
在少林寺“十八羅漢”之中,排名第二的圓性雜學最廣,別派的武功以他懂得最多。但對少林本門的武功,卻是以圓真所學最博,七十二門絕技,也學過三十三門,雖然“學過”並不等於已經“練成”,但說得上是已有相當成就的也有七門之多,在少林寺是沒有第二個可比上他了。其他未學過的他也都有“涉獵”,大致懂得其中秘奧,斷不至於別人使了出來,他也不知。正是因此,本無大師才選他把守第一關,讓他來“考”慧可有沒有偷學了少林寺的絕技。
只見慧可一拳打出,拳頭平伸,毫無變化,姿勢生硬,好像初學打拳的人一般,用的拳法竟是江湖上最常見的四平拳。四平拳普通之極,根本就說不上是屬於哪一家哪一派的拳術,它是給初學功夫的人練來紮根基的,講究的是四平八穩,故而名為“四平拳”。但這樣一招平平無奇的四平拳竟然把圓真那招威猛無倫的“金剛杵”化解了。
圓真一見他用四平拳,便知其意,心裡想道:“他用這種最普通的拳法,想必是不願意給我識破他的來歷,但我苦學多年的少林絕技,若給他的四平拳比了下來,我也未免顯得太無能了。”他身居十八羅漢之首,頗有好勝之心,當下一個“跨虎登山”的身法,雙掌虎口相對,圈花揚起,使出了“神化少林”的“黃鶯落架”。
“神化少林”是少林十三種拳法中變化最為深奧的一種拳法,他左掌圈花一揚,掌力已是把慧可的身形罩住,右拳遂即劃個孤形擊出,這一拳若然打實,慧可的肋骨只怕非給他打斷幾根不可。
藍玉京看得手心裡捏一把汗,幾乎失聲驚叫,好在他沒有叫出來,已聽得慧可乾咳兩聲,雙拳左右開弓,打了出去,這一招仍然是四平拳的拳法,名稱就叫做“左右開弓”,圓真被他大開大闔的拳勢逼住,許多複雜奧妙竟然使不出來。“神化少林”的強攻就這樣被他“輕描淡寫”地解開了。
痛禪方丈讚道:“要達到重、拙、大的境界可真不容易,慧可庶幾近矣,唉,只可惜……”“可惜”什麼,他卻沒有說下去了。
圓真讚道:“好功夫!”指法突然又變,只見他姘指如戟,腳步踉蹌,好像醉漢似的,出指亂點亂戳,有如暴風驟雨。藍玉京大為詫異,心道:“這可不像點穴手法啊,這是什麼功夫呢?”原來圓真使的根本不是指法,是少林寺最高的幾種絕技之一——達摩劍。
圓真以指代劍,力透指尖,點刺戳削,嗤嗤有聲。藍玉京躲在一角,凝神觀戰,他眼中看不見寶劍,但卻感覺得到,這大雄寶殿之內“劍氣”縱橫!
慧可連連咳嗽,似是抵擋不住,退出一丈開外,突然間只見在他身前湧起一片“黑雲”,卻原來是他脫下了身上的黑色袈裟,盤旋飛舞,當作盾牌,要知他們的武功乃是在伯仲之間,圓真使出了少林絕技的“達摩神劍”,他已是不能再用尋常的招式來化解了。
裟袈揮舞,蕩起勁風,藍玉京躲在一角,呼吸亦是有點為之不舒,忽聽得方丈病禪口宣佛號,緩緩說道:“凡有執著,皆落下乘。但探本源,何須求勝!”
圓真本是在不知不覺之間,起了爭勝之念,這才纏鬥不休的,此時聽了方丈的偈語,這才不由得心頭一凜,想道:“是啊,再比下去,我也不會得到結果的,但沒有結果,卻是有了答案,那也應該適可而止了。”原來他變了幾種少林寺的絕技,都試不出慧可的武功來歷,但卻已知道慧可的武學實是勝他一籌。
兩人似乎是抱著同樣心思,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
慧可那件殘舊的袈裟上出現了疏疏落落的七八個小孔,慧可捲起袈裟,說道:“師兄劍術通神,佩服,佩服!”那些小孔是被圓真的指力洞穿的,和劍尖刺穿的小孔並無二致。
圓真說道:“拳法也好,掌法也好,劍法也好,有‘法’即落下乘,怎如你揮灑自如,舉手投足,自成章法。慧可師兄,你用上了本寺的人門拳法,那已經是給了我的面子了,恕不遠送,請!”
這番說話倒並不完全是客氣的說話,它另外還含有一個意思,說明慧可並沒有偷學少林派的絕技,而這也正就是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