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示意增賽一局,給電腦一個挽回“面子”的機會。古德科夫春風得意,頻頻揮手向觀眾致意。電腦的指示燈不停閃動,似乎十分惱怒。隨著開局哨聲鳴響,電腦先下第一手,古德科夫看也不看,伸手去抓他的棋子……一聲慘叫驚呆了場上觀眾,人們看到古德科夫重重地倒在金屬棋盤上,身上冒出縷縷青煙。賽場一片混亂,工作人員立即切斷電源。等到醫生趕到時,這位前全蘇冠軍早已斃命身亡。
刑警在電腦專家的配合下反覆檢查機器,證明這部超級電腦本身完好無損,沒有任何短路故障。經過取證落實後,前蘇聯警方對電腦提出指控,罪名是“蓄意謀殺”。警方認定,這部殺人電腦在輸棋後惱羞成怒,自行改變了程式,像棋盤釋放強大的電流,故意擊殺了對手。法院接受了指控,初步決定於第二年春,將電腦作為罪犯押上法庭,破天荒地開庭審理人類歷史中首例“電腦謀殺”案。
'學習園地bbs。xxyd會員qilier手打'
據說,前蘇聯專家沙尼柯夫等人認為:“機器已具備了人的智慧,在屢次敗北的形勢下,難免會產生報復性謀殺念頭。”而美國和日本的電腦專家卻一致反對這種說法。他們為電腦辯解說:即使電腦有了人的情感,它也不會莫名其妙蠢到會去殺人!只要是稍有頭腦的人,誰都知道,在賽場上把對手殺死,裁判決不會判殺人者獲勝。
但不管怎麼說,這件事卻是真實發生了的,古德科夫確實觸電而亡……
這個報道一出現,很快被各大新聞網站和論壇轉載,“古德科夫謀殺案”再結合這次“深藍”贏棋事件,很快,智慧電腦威脅論佔了上風。後來,有人發現,這件案子實際上已經結案了,殺人兇手雖然確實是下棋的機器人,但並不是其主觀意願。而是外來的電磁波,即有害的“電子霧”,是它干擾了電腦程式,從而造成機器動作失誤。有人指出,早在1981年,日本就發生過一例因電磁波干擾,使機器人突然動作起來,誤殺操作工人的案件。因此,所謂“古德科夫謀殺案”是一個冤案,人們總算是鬆了口氣。
當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