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沸騰之海等等的標題,賺足了眼球,國內的媒體也是一樣,紛紛鼓動政府收回香港主權,完成國家的最終統一,實現國人多年的夙願,大量的年輕學生還走上了街頭,開始遊行示威,香港的工人也展開了小規模的罷工。
媒體熱熱鬧鬧,民間呼聲震天動地,但是各國政府都選擇了緘默,很少有官方資訊透露出來,其實這種情況也很好理解,現在各國在日內瓦正進行馬拉松式的談判,各國都儘量保持沉默,避免讓對方看出自己的膽怯,儘可能的維持著強勢地位。
當然各國也都是外鬆內緊,尤其是英國內閣已經連續召開了很多次會議,就在不久之前英國在北美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工人員突然消失,無影無蹤,在此之前他就是負責從琉球復國組織之中選派人員,秘密送到琉球,策劃針對中國士兵的襲擊行動。
英國人本來以為能夠挑動脆弱的中日關係,打破兩國在日內瓦會議上面的合作,哪知道非但沒有得逞,相反中國卻將矛頭指向了英國,這讓近百年將各國玩弄於鼓掌之間的英國感到了一陣巨大的挫敗感。
其實英國人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論是陰謀還是陽謀,中國都玩弄了幾千年,就在中國人闡發權謀的著作堆積如山之上,英語都沒有出現,英國人還在茹毛飲血呢,想要算計中國,還差著行市呢!
英國雖然表面沒有什麼動作,但是軍方已經進行了反覆的評估,發現中**演之中。英國艦隊被全殲的一幕很有可能在未來變成現實。如果英國不能擁有超過中國兩倍的海軍航空兵力量,就不要試圖在遠東和中國較量。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英國首相三天沒有吃下飯,不只是香港,就連新加坡都算在內,如果中國想要隨時拿下,就能夠拿下。大英帝國在遠東的殖民秩序已經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在英國國內已經出現了歸還香港的呼聲,霸佔了香港八十多年,英國已經透過香港獲得了鉅額好處,現在已經沒有希望守住,何必再用來結怨中國呢,與其被人家灰頭土臉的趕出來。還不如老老實實的交出去,還能夠換來中國人的好感。
英國政府雖然爭論很多,但是善於虛張聲勢的英國人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露怯,因此故作高深,根本沒有什麼反應。
可是一直在觀看中**演的拉瑪七世算是徹底歎服了,天朝上國的確不可輕辱,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引進中國的力量,去平衡英法。從今往後三足鼎立。他這個國王就能夠穩坐釣魚臺了。
因此拉瑪七世看完軍演之後,就一路北上。拉瑪七世也是滿清被推翻一來,第一位正式訪問民國的國家元首,而且暹羅原本是中國的藩屬,西方殖民勢力進入之後,暹羅才脫離了供藩體系,而這一次拉瑪七世來到中國是不是就意味著這種就體制在重新恢復啊。
大家默默一算,還真是這麼回事,越南和朝鮮已經有一半回來了,當然這是用武力硬搶奪過來的,而暹羅則是完全因為仰慕天朝的威儀而自動投靠的,其中的含義絕對不同,按照老話講這叫萬國來朝啊,就連普通的老百姓知道之後都是感到提氣,倍兒有面子!
拉瑪七世坐船一直趕到了天津,在碼頭之上中國已經派出了一個強大的陣容前來迎接,總理王永江親自前來,另外河北省省長周俊也陪同在一邊。
周俊早在四川的時候就是喬宇看重的經濟建設能手,隨後在官員的調整之中,周俊被調到了河北,榮任省長,按照前清的說法這就是直隸總督,是最重要的疆臣,下一步就是入閣拜相,是總理的熱門人選之一。
周俊到任之後,就將發展的重點放在了天津上面,按照喬宇的計劃,北京只作為一個專職的首都存在,儘可能的保留以往的古建築,彰顯國家的尊嚴,體現中國的文化傳承。
經濟職能則是完全交給了天津,這種安排給了天津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大量本來希望投入北京的資本都流入了天津,加上天津本身位置優越,既擁有出海口,又是東北華北的連線地帶,開放的也很早。
擁有這麼多的良好條件,加上週俊本身能力不俗,很快天津就成了北方的經濟中心,與上海,重慶並稱中國經濟的三極,是最為繁華的所在。
拉瑪七世在王永江等人的陪同之下,興沖沖的瀏覽了天津的風光,拉瑪七世也迫切需要了解中國究竟有多大的實力,值不值得投靠!
在天津一走一過,拉瑪七世就感到了巨大的震撼,天津的城市建設比起倫敦,巴黎這種西方都市差距已經很小了,甚至說某些方面各有長短,尤其是在天津城中拉瑪七世並沒有發現貧民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