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8部分

�拇笮禿僥付冀ǔ芍�螅�庵П囟ɑ岬玫郊�蟮募憂俊�

因為東海艦隊要面對的敵人實在是太過強大了,一個是宿敵日本,一個是美國,要知道出了琉球之後,就會遇到美國的關島基地,按照評估。東海艦隊至少要三艘航母才行,一艘應對北邊的日本,一艘應對東邊的美國,剩下一艘作為後備力量,當然目前中國還沒有這種實力,對於琉球也採取的是防守態勢。

另外一支艦隊就是北海艦隊。這支艦隊的基地在海參崴,是主要負責的就是外東北地區的海域安全,要應對的主要對手還是日本,只是日後這支艦隊會發展成北太平洋艦隊,如此一來中國就能夠透過兩個途徑去擁抱太平洋。

至於南海艦隊的未來其實也很明確,那就是在控制了馬六甲之後,這支艦隊會被升級成印度洋艦隊,成為中國控制南亞和中東。乃至非洲沿岸的重要工具。

最後的特遣艦隊被安排在了朝鮮。一方面是加強對朝鮮的控制,一方面也是保護京津地區的安全。中國大洋海軍的雛形可以說已經初步顯現出來,下一步就是擴充艦隻,提升戰鬥力了。

整個經濟危機發展下來,已經有兩年多,美、德、英、法、意等國的經濟都受到了致命的打擊,依附他們的小國也下場悽慘,正在泥潭之中掙扎。

中國,蘇聯在這場危機之中不只沒有收到損失,還大量引進新技術,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國力也越來越雄厚,斯大林的確是有本事的人物,蘇聯的工業發展速度比起中國也不遑多讓,當然這種發展也是以犧牲民眾為代價的,具有很大的風險。

蘇聯國內接連爆發了大量的衝突,老百姓更看重的是眼前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口號,蘇聯的統治讓他們的糧食危機越發的嚴重,大量農民都在飢餓的邊緣掙扎。

中國也藉助這個機會透過遠東共和國向蘇聯走私糧食,赤塔一時間成為了遠東最大的黑市,中國的糧食和輕工業品被運送到了這裡,然後輸送到了蘇聯,作為交換,蘇聯的金銀,礦石,木材,乃至珠寶等等都被輸送到了中國。

在這場走私行動之中,大量的倒爺積攢下了第一斗金,成為西北地區最為富裕的一個群體。

本來日本也是深陷危機,絕對沒有僥倖的可能,只是他們佔據了婆羅洲,大量的資源被運送到了國內,加上開發新的土地需要大量的投資,日本的財閥也看出了其中的商機,大量的向婆羅洲砸錢,日本的經濟終於擺脫了危機的影響,自從中日戰爭之後,日本的經濟首次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跡象。

國內的大量人口被遷移到了婆羅洲,這些移民也需要吃喝,其中又是巨大的商機,日本憑藉著強大的需求,終於相當程度上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重新武裝起來。

不論是多麼嚴重的危機,終有探底的時候,進入了1932年之後,危機終於達到了一個峰值,開始出現了峰迴路轉的跡象,不過這幾年的危機已經讓所有人心驚膽戰了,大家都不敢確定是否會出現轉機。

此時又到了一個選舉年,美國民眾急需選舉出一個能夠帶領他們走出經濟危機的英雄人物,民主黨候選人,紐約市市長羅斯福成為了眾人心目之中的首選。

羅斯福本身是一個殘疾人,只能依靠輪椅行動,這種缺陷並沒有影響羅斯福,相反很多人還彷彿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一部真實的勵志劇,尤其是羅斯福在市長的任內的種種舉措,給他加分很多。

羅斯福削減了農業稅收,減輕農民負擔,大蕭條爆發之後,羅斯福開始嘗試著如同中國和蘇聯的政策一般加強政府投入,為失業人口提供工作機會,並且同中國簽訂了技工輸出協議,雖然競選對手指責他的行動是在出賣美國利益,但是毫無疑問羅斯福的行動實實在在的降低了紐約的失業率,提振了民眾的信心。

這也成了他的競選方針,我們唯一害怕的就是恐懼本身!這種鏗鏘有力的表態讓迷茫之中的美國人找到了一條出路,不管是不是正確,美國人都要嘗試一下。

而羅斯福的競選對手就是共和黨人胡佛,這位在29年入住白宮的總統面對危機並沒有給出什麼有效的解決方案,反倒是任由危機進一步深入。勝負的態勢已經變得十分明顯了。

羅斯福以極大的優勢擊敗了胡佛。成為了美國第三十二屆總統,在他當選的過程之中,中國方面也提供了相當數量的政治獻金,這種錢權交易也是美國的習慣,任何人只要相當總統就必須獲得金主的支援。

中國的投資也是要有足夠的回報的,那就是美國政府要在技術交流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