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旗下,任386旅772團副團長,誰知他“撒瘋”3次巧寫馳名中外的三部戰曲,震驚四方,不僅受到了劉伯承的讚賞,也受到了毛澤東的賞識和兩度接見。有人說:“王瘋子這3次撒瘋,是他在抗日戰爭中最光輝的篇章。”
(1)
在抗戰時期,王近山第一次“撒瘋”,是重疊設伏七亙村。
1937年10月中旬,侵佔石家莊的日軍為配合晉北部隊進犯太原,兩個師團沿正太路西犯,晉東門戶——娘子關告急,中日兩軍發生大戰。
在猛攻娘子關時,日軍又派出一部主力,從測魚鎮沿正太路南側大道平行西犯,企圖對娘子關正南的國民黨軍實行迂迴攻擊。國民黨軍立即競相“撤退”,爭著逃命。正在此時,陳賡率領386旅的771團和772團挺進到娘子關以南,開始牽制日軍。
初來乍到,情況不明,警戒疏忽,又出了漢奸,結果,771團在七亙村附近遭到了鬼子襲擊。129師師長劉伯承聞訊,火急火燎趕到了七亙村。可他抬頭一看,只見七亙村四面環山,溝壑縱橫,峽谷陡峭,道路崎嶇,這是測魚鎮西犯敵必經之路。他眼前一亮,對陳賡說:
“天下哪有這樣好的設伏地點呀!你仔細觀察這一帶的地形。”
陳賡也是一員悍將,一看山高崖陡,立即決定以一部兵力在此設伏。在旁邊的772團副團長王近山一聽兩位主將的對話,好戲來了,主動請纓:“我帶3營及特務連到馬山村一帶行動。”
“好,記住,一定要為771團報仇雪恨!”陳賡說。
隨即,王近山帶隊來到了七亙村的南側山地,偵知向平定方向進犯的鬼子第20師團的後方輜重部隊1000餘人,正宿營在測魚鎮,估計第二天必定經七亙村向平定前進。這時,他手頭只有5個連的兵力,增調人馬已來不及了,這個仗看起來是不適宜打的。他“瘋勁”一來,既不向距他才四五十里的旅長陳賡請示,也不考慮面對裝備精良的日軍,萬一啃不動,遭受損失怎麼辦,說:
“既來之則安之。115師在平型關,120師在雁門關,陳錫聯769團在陽明堡都打了漂亮的勝仗,難道772團就甘心落後?!”
他當機立斷,在七亙村及甲南峪設伏。
772團很久沒打過仗了,這個團從官到兵都是“不打仗,就憋氣”的“一根筋”,早就憋著一股勁沒處發洩,王近山一定決心,他們個個嚷著:“這次非給鬼子一點顏色看看!”
“好,這個仗一定要打好,劉師長的意圖一定要貫徹。”
王近山說罷,就立即帶著尤太忠等3個營長去看地形。這七亙村及甲南峪南北是高山,東西是溝坎,中間大路不是在大土坎下,就是在深溝內轉,路兩邊雜草叢生,樹木籠蔥,便於部隊埋伏隱蔽。幾個營長一看,拍著手說:“好地形,好地形!”
這時王近山心裡早已是一根筋死定了:好地形也打,差地形也打!他揮舞著馬鞭指著:重機槍架在這,1營、2營、3營埋伏在那,邊安排邊說:“只要衝鋒號和重機槍一響,你們就像猛虎一樣撲下山去,嘿嘿,鬼子兵一個都跑不了!措手不及,戰鬥迅速解決。”
王近山的快意也感染了他手下的小虎將們,眾人興奮不已,連連稱妙。
半夜時分,5個連的部隊靜悄悄行動,全部埋伏在路邊,近的離公路只有10多米,並且都是居高臨下,簡直就像蹲在敵人的頭頂上一般,一隻猛虎張著血盆大嘴靜靜地等著獵物的到來。第二日9時許,日軍輜重部隊在步兵掩護下,大模大樣進入了伏擊圈。由於日軍所到之處,國民黨軍望風而逃,因此這夥日軍沒有任何畏懼,也毫無警戒之心,像旅遊團似的慢走緩行,嘻嘻哈哈。走在最前面的是尖兵排騎兵,坐在馬上談笑風生……
突然,一聲“打”,傾盆大雨般的子彈從頭頂上潑來,手榴彈緊跟著掉在地上,尖兵們還沒明白是怎麼一回事,“轟轟”,就“咕咚”落下馬,做了異國小鬼,魂飛魄散的戰馬嚇得“嘶嘶”地慘叫著撒腿就跑,一瞬間,鬼子所有的隊形大亂,從上到下被忽然而至的驚嚇弄得暈頭轉向。這時,灌木叢中衝出一隊神兵天將,迅猛地衝殺而來。
刀光劍影中,王近山舉著大刀,像割韭菜似的把一個個頭顱削掉地上,鬼子嘰裡呱啦大喊:“魔王來了呀,逃命啊!”但王近山和772團的“小虎崽們”追著打,鬼子從沒遇到過這樣兇猛的對手,非死即傷。
結果,在兩個小時內,除少數腿長的鬼子逃回測魚鎮外,其餘則被幹淨利落地全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