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面軍中很有幾員什麼樣的‘糙活’都敢攬,一打仗就喊‘燒鋪草’的狠將。排‘小座次’有王近山、劉昌毅、胡奇才、查玉升等。可王近山和他這幾個悍不怕死的‘把兄弟’還不全然一樣,他腦子活,有定力,很懂得盤算手下兵馬的存亡,這一優點又略蓋過他紅四方面軍同門的‘智將’皮定均、聶鳳智和周志堅。除此之外,他還有第三樣好處,關鍵時刻他能領會‘大哥’的心神,來氣魄。”
此話雖有些調侃的味道,但細觀王近山的性格和他指揮的諸仗,確實沒錯兒。對於最後一點,有人可能反對,但的確如此,有二例子為證:
一是1933年10月反“六路圍攻”中的守西面山一戰,28團1、2營全部隨政委衝出,而他偏偏帶著3營紋絲不動,可謂是深刻領會徐總指揮“堅守莫出擊”的“心意”。就此,有人說:“他甚至比軍政委周純全都強得多。”
一是1946年大胡楊一仗,劉伯承欲打整3師,幾個縱隊司令員懾於困難,“對主帥的問話,一時竟然無人應答”,他一個蹦出來,“大不了打折了我當連長,老杜當指導員”,主動承擔最艱鉅的任務。這也可謂是關鍵時刻最能領會“上級心意”的典範之舉。
而王近山這領會上級心意,並不是拍馬溜鬚,全是去擔當吃苦打仗的重活兒,因此這又不得不叫人歎服,故有人說:
“王瘋子撒瘋,不僅領導歡喜,就是同行同級也不得不敬佩!”
16虎將帶兵
王近山一生戎馬生涯,是一員傑出而有個性的戰將,他在我軍傑出的幾個將帥手下為主將,手下也湧現出許多優秀將領和強兵,他帶兵有許多的趣聞在軍中傳揚。
(1)
1942年,王近山任129師386旅旅長兼太嶽軍區2分割槽司令員。這是抗戰最艱苦的階段,敵人進行殘酷“掃蕩”,邊區又遇到多年未見的大旱,生活很苦。上級發出了“增加生產,改善生活,準備反攻”的號召,生產任務規定得十分具體,要求每人上交30斤曬乾了的野菜,儲備虞荒。於是部隊上下—有空就到處挖野菜,完成自己的任務。
生產任務下達後,旅長王近山也和戰士們一起去挖野菜。
警衛班長攔住他,說:“首長工作忙,就不要去了,我們警衛連每個人多挖一點,就把你的帶上了,也是一樣完成任務。”
“不對,我是王近山,你是你,這不一樣!”
他和戰士們一起去挖野菜了。以後天天如常。結果,一天一位團長來找他彙報工作,在旅部找了半天都沒找到人,一打聽才知道司令員挖野菜去了,又找了老半天,才在野地裡找到司令員,生氣地說:
“戰士們給你帶點就行了,這點小事,你怎麼自己去?!”
王近山批評他:“亂彈琴!當前生產度荒是大事,領導光叫下面去幹,自己不帶頭行嘛?”
事後,在一次機關會上,生產管理員說:“司令員、政委都去挖野菜,有的參謀還不去,難道比首長還忙?!”他用司令員、政委的模範行動,批評那些藉口工作忙不去挖野菜的人。結果,在領導帶動下,軍分割槽機關挖野菜的任務完成得很好。
不久,機關黨支部又規定:春季,每人完成積3筐糞肥的任務。
積肥主要是拾毛驢、騾子的糞蛋,要早起,晚了就給別人拾光了。王近山也和大家一樣,天還沒亮就起早,手挎著筐子去拾糞。
北方的冬天很冷,糞蛋凍結在地上,大家只得用手摳,他也用手去摳。結果,他一回來,參謀或團長、營長等人找他彙報、請示工作,常常被他手上的糞蛋怪臭刺激得連早飯都不想吃。
王近山聞聽此事後,哈哈大笑,開玩笑說:“沒階級感情,活該!”
但是,以後,每次挖糞蛋回來後他都把手洗了又洗,直到一點兒臭氣都沒有才去聽手下的工作彙報,對此他說:“革命軍人,不講究衛生也不好!”
(2)
吳安良從1941年起就給王近山當警衛員。
在抗戰最艱苦時,一些人對抗戰前途有些糊塗認識,甚至悲觀失望。在一次學習形勢會上,連指導員參加警衛班的討論,他針對這種情況說:
“當前我們遇到許多困難,大家要樹立信心,渡過難關,同志們都是革命的本錢,以後還要帶兵打仗。”
班長吳安良發牢騷說:“輪到我們當幹部那天,怕人都死得差不多了!”
剛巧,王近山從門外經過,一聽這話,立即站住,進屋來了,問道:“吳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