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石的中原心臟上。
10月,陳賡率部渡過黃河後,在南下途中,被蔣介石派的陳賡黃埔時的同班同學李鐵軍率第5兵團7個旅緊緊跟蹤,意在圍殲陳賡兵團。結果,陳賡只派了一個旅在郟縣一戰就把李鐵軍“修理”了一頓,把他手下有名的“防禦將軍”武庭麟的15師全殲,活捉一個師長和兩個副師長,害得李鐵軍連救援都沒來得及。
打罷郟縣,陳謝兵團剛到方城,李鐵軍率7個整旅又氣勢洶洶地撲了上來。結果,陳賡又在毛澤東的導演下演出一場牽牛大戲——即派一部分部隊偽裝主力牽著李鐵軍這條“大牛”西走,把它拖疲拖瘦,主力則改為向北、向東展開,隨時準備出擊平漢線,策應劉伯承野戰軍,並配合華東野戰軍的作戰。一旦時機成熱,就一舉殲滅李鐵軍兵團。這既是一個破敵之策,也是一個進攻之策。
陳賡把這個“牽牛”任務交給了9縱副司令員黃新友率領的25旅和4縱陳康旅長率領的13旅,兵團其他部隊則在豫西開闢根據地,伺機出擊平漢線。但是這個“牽牛”任務並不輕鬆。兩個旅總共不過五六千人,而要牽上李鐵軍全副美械裝備的3萬大軍,不僅難度很大,而且很危險。於是,一場鬥智鬥勇的大戲就此揭開了序幕。
一天黃昏,13旅和25旅偽裝成兵團主力,向宛西行動。兵團主力也暗中行動。當李鐵軍氣勢洶洶地撲上來時,一下就犯麻了:陳賡兵團一下子不知哪去了。
消失一天後,陳賡兵團又出現了。
這就是擔負“牽牛”任務的兩個旅。他們沿著南召城、劉村鎮方向前進。為了造成聲勢,部隊分成多路,浩浩蕩蕩,構成一幅寬大的扇面向前推進,大路小路,到處都是人喧馬叫,每逢臨近村莊時,又有口令傳下來:“往後傳,放慢腳步,拉開距離。”隊伍拉得長長的十幾里路,都望不見盡頭。到了夜間,連長、排長一反以往夜行軍肅靜、不準講話的慣例,特意對戰士們說:“多暴露目標,多大聲唱歌,多大聲說話。”結果,就連平常不大愛說話的戰士,也都熱烈地談笑起來,活躍的更是活躍得不得了,又是唱家鄉戲,又是跳秧歌舞,聲震大地。拉大炮的馬匹也湊趣似地放開嗓門,延頸長嘶。
可是,部隊離開南召走了40多里,後面還沒發現敵人的蹤影。陳康旅長傳令部隊駐下等待,並且派出一支部隊專門繞路返回到已走過的村莊宿營,在沿途大小村莊全都號上房子。部隊一駐下來,動手修鍋臺,結果,連裡修,排裡修,班裡也修,有的一個班修好幾個灶,做飯的做飯,燒水的燒水,不燒水不做飯的鍋灶也燒上一堆火。霎時間,滿村子煙氣瀰漫,紅火映天,一個百十戶人家的村子,駐上幾個排就熱鬧得不可開交。第二天,駐地老鄉就到處傳揚開了。有的說:“老八路過來啦,光騾子,馬就過了半夜!他們發展得這麼快啊,好幾萬人啊!”
“不止吧,我們村夜裡住了好幾千,村口路邊修的盡是鍋臺。”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快,越傳越遠,越傳越神。
這天下午,部隊進了劉村鎮,收拾了當地一小撮土頑,一個偵察員興沖沖地跑來向陳康報告:“旅長,敵人來啦!”陳康高興地跑到山上,拿起望遠鏡一看,果然,敵人像一串黃螞蟻正沿著山溝往上爬。不一會,山下便傳來一片槍聲,後衛部隊和敵人打起來了。陳康鬆了一口氣,說:“嘿!這條‘牛’總算牽上了。”
部隊立即繼續前進。戰士們知道“牛”跟上來了,情緒立刻活躍起來,
正在上下高興之時,情況卻又有了變化。當天晚上,陳康剛進到大石橋,偵察員又趕來報告:“敵人在劉村鎮吃了頓飯馬上縮回去了。”
過了一天,敵人依然沒有跟上來。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李鐵軍是廣東梅縣人,為人狡黠,用兵謹慎,在黃埔軍校時與陳賡還是十分要好的“哥們”,因此直到兩軍對陣時,在軍中,他每次提到陳賡時還是不改口,稱敵手為“陳大哥”,弄得他手下的那些大將們嘴巴翹得老高:“都兩人打仗了,別說遠的,上次在郟縣就被他吃掉一個師,還大哥大哥的!”但是,他還是不改口。他是兵團司令,手下大將也奈他不何,結果,一有情況,手下就說“你大哥什麼什麼”的,他也不在意。這次“大哥”吃掉了他的15師後,他對“大哥”提防多了,處心積慮打探“大哥”的虛實,地面、空中的偵察活動不斷,結果偏偏“大哥”只有這支正在大張旗鼓西進的“牽牛”部隊被他偵知去向。
他知道陳賡用兵詭譎,因此仍按住主力不動,只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