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出關!
事實上,大明的許多囚犯,現在有不少都是流配到關外去,可是李東陽想不到,自己竟也是這個命運,而在那裡迎接自己的,是葉春秋。
一念至此,這種感受,令李東陽比死了都要難受。
他寧願在瓊州,和一群不通王化的土人打交道,也不願意和關外的蠻夷在一起,可是……他再也不會有選擇。
這一路,風餐露宿,尤其是到了山海關的時候,他卻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人山人海……
到處是人,幾乎充塞了所有的街道,而這些,大多是要出關的人,以至於守關計程車卒,壓根來不及盤查,幾乎是直接放行,所有人蜂擁而出。
在這山海關的對面,居然也興建了一個關卡,這關卡有模有樣,上頭書寫著鎮國府三字,那裡有幾個門洞,每個門洞又有不同,有的是商貨通道,有的寫著遷徙移居,還有關防之類的字眼。
押送他的差役,卻是往那遷徙移居四個字的門洞那兒擠,有人盤查他們的身份,這幾個差役大言不慚地道:“我等押了罪囚來,不就是送人來移居嗎?”
那盤查的人不由失笑,卻還是放行。
進了這通道,便是長長的甬道,往深裡一些,是一排公房,倒是有些像是衙裡的六扇門風格,所有人在巡捕的指示下,先要去戶房辦理戶籍,人進去,問你姓名、籍貫,是否長居,關外有什麼親戚,親戚在哪裡做事,自己有什麼擅長的事,聞名之後,蓋了印,直接由人領著去一旁的工房。
工房更像是職業介紹所,看了戶籍上所擅長的事,和大致的年齡,便問是否親戚已經安排了事,若是沒有,便問是否有意去哪裡做工,工價如何。
一切完畢之後,出了這衙門,便又是一處大堂,這……居然是飯堂,飯堂裡有粥水,有熱騰騰的蒸餅,想吃就吃,除了不能帶走,有什麼吃多少,若是想在這裡等待介紹工作的,就暫時在這等候,很快就會有各個工坊或者是牧場的人來領人,甚至鎮國府,現在修鐵路,也需要大量的勞力,假若只是來投奔親戚的,那就自行離開。
這裡又是一個人山人海,這施放的蒸餅和粥水,某種程度,給了所有出關的人極大的好感。
李東陽這才明白,為何這幾個來公幹的差役非要往遷徙移居這兒擠了,說白了,就是想來混吃混喝的。
即便出了這兒,便是一條延伸的大陸了,幾乎每隔十里,都有一個驛站,驛站裡供運貨的車馬歇息,有專門的茶室,還有提供馬料和粥水的地方,各色的人員都有,甚至有專門的巡捕巡邏。
這條通往青龍的道路上,可謂是人聲鼎沸,到處都是人流,幾個差役一路都是誇獎這鎮國府的好處,李東陽自然聽得鬱鬱不樂,不過他擅長隱忍,知道眼下自己是落地鳳凰不如雞,也不會傻得跟他們爭辯,為自己找麻煩。(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一千七百三十章:狼子野心
到了青龍之後,有一處專門的勞工局,差役押著人來到這裡點了卯,勞工局下設的勞動營的幾個差役則顯得很不樂意了,似乎是覺得李東陽太老的緣故,少不得和那押送的差役調侃:“這樣的年齡也送了來,怎麼做工?”
押送的差役賠笑道:“上官是這樣說的,我等有什麼法子?不過他識字呢。”
識字……
聽到了這個,勞動營的人倒是眼睛勐地一亮,總算是有點興趣了,於是對李東陽進行了登記,確定能寫會算之後,這才滿意了,暫時將李東陽拘押,又送了稀粥和蒸餅來,同時還有一塊羊肉。
這兒的肉其實不大值錢,到處都是牛羊,吃肉未必比關內吃白米飯要貴。
而李東陽這位堂堂內閣大學士,自此便算是第二勞動營第三隊的人員了。
歇了兩天後,接著便被人叫出來,在無數的囚犯之中,黎明時分,直接被塞進了一輛大車裡,這可不是什麼仙鶴車,也絕不舒服,裡頭只有兩排靠著車壁的木凳子,一車十幾人,甚至人進去後,還得蜷著身子坐著。
車子足足走了半個時辰才到了地方,接著便聽到了竹哨的聲音,一干人被趕下了車,而後又是報數點卯。
此時,李東陽卻是看到了一個令人深感震撼的場面,這是一個水泥和石頭修建的車站,車站很大,兩條鐵路線穿越在這裡,一輛蒸汽火車,足足兩三人高,通體黝黑地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