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火種啊。在遼東,大抵也是如此,也是為父最為憂慮的地方,尋常的農戶,家裡只有幾畝薄田,賦稅卻是極重,到了農閒,又要抽調去徭役,一旦遭災,則只好賣地求生;可是富者呢,家裡總有功名,與官府的關係也是親密無間,他們不必納稅,或只承擔極少的賦稅,而一旦碰到了災年,他們非但不會遭受損失,反而可以藉此機會,以最低廉的價格收購貧者的土地,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朝廷到了現在,也算是積重難返,雖眼下太平,也算有幾分盛世的徵兆,可是這弊端已是顯現,且是愈演愈烈,天下的田產何其多也,可是朝廷每年的賦稅,能收的上來的,卻是一群最貧困的百姓,民脂民膏,俱都壓在這些人身上,這是何其可笑的事。”
“現在……這天下既然要變,怎麼變才會更好,這是公心,士紳不納糧,宗室需供養,這兩條都是心腹大患,可兩相其害取其輕,宗室與國同休,尚且可以徐徐圖之,可是不動根本的隱患,這大明總有一日,還是會徹底地完了。於公來說,葉家該興利除弊,為大明絕後患。”
葉景說到這裡,卻是話鋒一轉,道:“前幾日,周王修書給為父了。”
“啊……”葉春秋萬萬想不到葉景會有這一番道理,這便是獨當一面的好處吧,因為獨當一面,坐鎮一方,所以將事情看的更加清楚。
葉春秋心知,葉景是勸自己與宗室合作,不過聽到葉景說到周王修書,葉春秋忍不住道:“父親,這周王修書說了什麼?”
葉景邊走,邊感慨地道:“只說了一件事,便是聯姻,你還記得當初有人想撮合為父與公主殿下嗎?那位公主殿下,乃是陛下的親姑姑,也是宗室,周王此舉,便是想要貫徹朱葉一體啊,從前為父沒有答應,可是到了今日,為父卻是動心了。”
說到這裡,葉景深深地看著葉春秋。
葉春秋卻是驚詫莫名,自己要多一個後母了?
可是父親最愛的不是自己的母親嗎?從他的詩裡,從他的追憶裡,心裡一直裝著的是那個樸實賢惠的女子。
不過,葉春秋還是想到了一個最大的可能,葉景終於有這個打算,其實不過是想犧牲自己,成全葉家而已。
當然,其實也談不上是犧牲的,只是於葉景對自己生母的感情來說,葉景能做出這個決定,定是深思熟慮,且帶著萬分愧疚的。
可這一切,都是為了葉家,準確的來說,父親是為了自己。
葉春秋想明白了這些,不由唏噓。可也很清楚,這一樁婚姻一旦成了,那麼朱葉就當真一體了,自己和朱厚照結拜了兄弟,而自己的父親又娶了公主,再加上宗室的認可,以及接下來的冊封,這便是徹底宣告葉家也將得到與宗室同樣的地位。
葉春秋默然無語,也不知該說什麼好。
反是葉景道:“怎麼,你不喜歡有後娘是嗎?”
“不。”葉春秋連忙搖頭道:“父親年紀大了,身邊是該有個知人冷暖的人,公主殿下品性溫良,兒子高興都來不及呢。周王得了父親的迴音,一定十分高興吧。”
其實對於葉景續絃,葉春秋是一直尊重父親,他敬服父親對自己母親的情深,可是繡娘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私心裡,葉春秋也希望有一個人能在父親的身邊,好好照顧父親。
葉景則是抿抿嘴,笑了,只是笑得有些苦,道:“這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想必這幾日倒是有得忙了。”
所謂的有的忙,肯定到時候許多人要悄然登門,培養感情之餘,接下來便是建立攻守同盟的關係。
雖是盡力地徐步而行,可是午門終於還是到了,葉景抬眼,看著這巍峨的紫禁城,打起了精神,又恢復了那個一本正經而溫厚的男子。(未完待續。。)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幸不辱命
天子移駕太和殿,百官其實也早已到了。
遼東於大明自然是重要的,顯然遼東得以平叛,自然是大事,既然巡撫葉景凱旋而歸,自然而然,今日的朝會便是等待這個主角了。
兩班的文武官員表情不一,羨慕之情還是溢於言表的。
自然,也未必就是所有人懷著好意,自然也有心生妒忌的。
尤其是那些曾和葉景共事的同僚,心裡卻不禁開始在嘀咕,這葉景除了有幾分溫文爾雅外,從前泯然於眾人,性子懦弱,一眼便看出是難有作為之人,怎麼他們這些顯然比當初葉景還要顯得優秀的,還是默默無聞,而他就突的立下這樣的功勞了呢?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因為一下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