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和壽寧侯買了誰贏?”
朱厚照很耿直地道:“自然是李師傅,若是買了王師傅,朕何至於這樣惆悵。”
葉春秋臉都綠了,這麼多年了,那兩個孫子還是那麼不是東西啊,籌款的時候,二人一起出了一萬兩銀子,逢人就說要破釜沉舟,一定要助王公入首輔,很熱心於助選的活動,到處拉著一幫子商賈,高唿什麼支援王公,就是為了保護自己,信誓旦旦地說王公必勝,轉過頭,他居然拿了十五萬兩真金白銀去買了李東陽。
(未完待續。。)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施恩
說起來,壽寧侯和建昌伯這兩兄弟,前前後後在鎮國府,也掙了百來萬兩銀子,也算是鉅富了。
可是十五萬兩真金白銀,卻不是隨便能拿得出的,畢竟對於做買賣的人來說,只有將錢投資出去,才能錢生錢,所以雖然身家百萬,手中的現銀,能有十萬就不錯了,現在竟然籌出了十五萬,這張家兄弟這回幾乎等於是把自己身家性命都放在了李東陽的身上了。
也就是說,這兩個孫子每天睜眼說瞎話,鼓舞著士氣,說要支援王華,可背地裡,卻是認為李東陽必勝。
怎麼說,怎麼的不是東西啊。
見葉春秋臉色很難看,難看到了極點,朱厚照的心裡反而舒服了一些。
春秋還是很為朕擔心的,兄弟就是兄弟啊!
朱厚照感嘆道:“罷了,不想這些了,朕身為天子,說過的話,怎能不作數呢,朕已讓廠衛那兒私下裡調查過了,李師傅的勝算有九成五以上,只怕朕這回真是要輸個慘的了,哎,輸了就輸了吧,朕呢,權當是玩一玩,就是有些心疼罷了,不過春秋不用為朕有心,朕過些天就好了。”
朱厚照看著葉春秋臉色依舊難看,於是用手搭在葉春秋的肩上,反而安慰起葉春秋來:“沒什麼捨不得的,輸了就輸了,朕心裡坦然得很,就如你一樣,你的泰山輸了,也不打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是不是?”
葉春秋的心裡卻在想,陛下輸了,不過是輸了幾十萬兩銀子,可是臣弟輸了,影響的卻絕非是一些錢財可比,一旦李東陽繼續任首輔,又用讀書人實打實的支援繼任,這就意味著,他可以肆無忌憚地挾持著名義打擊商賈了,這才是葉春秋無法接受的。
葉春秋定了定神,才道:“陛下說的是。”
這話兒有些違心,但是他不願意皇帝去幹涉公推的事,此例一開,只會惹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朱厚照吁了口氣,勉強擠出了點笑容,道:“為何這天下人都認為李師傅必勝呢?朕還是有些不明白。”
葉春秋想了想,道:“李公畢竟經三朝,讀書人對他耳熟能詳,何況讀書人素來不喜歡商賈。”
反商是一種情緒,商賈確實有許多缺點,他們所奉行的,乃是最自私自利的準則,這種人,往往是最受人反感的,他們的行為,與四書五經中的學問相悖。
王華透過商賈們支援,這是人所共知的事,雖然也有不少讀書人看到了商業活動所帶來的好處,尤其是一些較為富庶的江浙一代士人,還有不少生員透過鎮國府,有了一些回報較高的營生,可這世上,至少還有五成的讀書人是徹徹底底反商的,另外兩三成,雖然並不露骨,可也絕不會對鎮國府有什麼好感。
也即是說,在這些條件之下,李東陽確實是必勝的,雖然詩社已經動員起來,可是並不能一下子改變風向,也難怪許多人一頭熱地壓李東陽贏了。
不過要成大事,必是不容易的,葉春秋想著這多年來,經了那麼多的磨鍊,不也走過來了嗎?
於是葉春秋哂然道:“陛下,勝負還未揭曉,現在說這些,還是言之過早。”
說到這裡,葉春秋的心裡不由又想起了張家那兩個孫子的事,便氣不打一處來,也沒了什麼心情了,陪著朱厚照說了一會閒話,便告辭離開。
………………
自京師到順義並不遠,仙鶴車經過官道,也不過兩個時辰可以到達。
可是對於王華來說,卻是一件苦差!
只見他畫了眉,鬍子也特別地梳理過,整個人顯得更加親切了一些,對他這種年齡,雖然仙鶴車裡有沙發,卻還是受不得這樣的顛簸,所以勉勉強強的在這車裡打了個盹,一覺醒來,終於抵達了順義的周莊。
這裡是鄉下,車馬還未到村落,便聽到了從遠處的大宅裡傳來的隱隱約約的哭聲。
今日是順義縣的周舉人亡父出殯的日子,哀樂陣陣,催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