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讀書人的東西,就成了葉春秋一人的功勞了,他反對,會引來多少人為之捶胸跌足呢?
這就如同一顆糖一樣,糖沒有拿出來的時候,大家不會惦記著這顆糖,可是這顆糖拿了出來,無數人翹首以盼,都想嘗一嘗這甜津津的滋味,葉春秋已經一副分糖果的姿態了,自己若是反對,就等於是一個莽漢奪走了糖果,讓所有人的心裡失望,而這樣的後果,才是最令李東陽忌憚的。
可若是同意……
李東陽真的是怎麼也料不到自己會陷入這樣兩難的境地,明明他的親兄弟被葉春秋剮了,他是吃虧的那個人,怒火騰騰地尋葉春秋算賬的,可是現在……
李東陽終究還是理智的,想明白了其中的厲害關係,他徐徐道:“噢,是老夫的主意。”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東陽感覺自己的心猶如在淌血,心裡隱隱開始疼痛起來。
葉春秋的唇邊勾出了微笑,鄭重其事地朝李東陽行了個禮,發自肺腑的樣子道:“李公高風亮節,佩服,佩服。”
是呢,有多少人肯弄出一個新政,然後改革到自己的頭上去呢?公推首輔,即刻實施,這等於是讓李公從首輔變成了首輔候選啊。
可是在這大殿上,大概也只有李東陽才聽出了葉春秋這話裡的諷刺意味了!
仇還未報,卻是不得不親口去圈葉春秋這個仇人所撒的謊,大概也只有葉春秋才明白李東陽的心裡此時會是多憋屈了!
(未完待續。。)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上當了
李東陽的臉上完全沒有笑容,他一丁點也笑不出來,可在這裡,除了葉春秋,只怕沒有一個人發現他那張緊繃的臉的背後的不快。
而這時,百官們終於明白怎麼回事了,還真是李公的意思啊,這麼說來,這公推的事,已是勢在必行了。
到了這個時候,若是不說幾句表達一下自己立場,好讓讀書人們知道,自己是心心念唸的在想著維護他們的權利,怎麼說得過去?
於是崇文殿裡,頓時傳出了無數嘖嘖稱奇的聲音。
“公推實乃善政啊,此舉實所以重視選賢薦能,以為國用,期能賢人在位,能者在職,相與共謀國事之興隆,而杜佞幸之竊位,李公明鑑,鎮國公深謀遠慮啊。”
“不錯,讀書人都是朝廷棟樑,他們便是民心啊,如此甚好。”
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滿朝都是交口稱讚,顯然沒有人會跟自己的名聲過不去的,連李公都點了頭,這既是李公的主意,又必定會受到讀書人的支援,你問支援不支援,當然是支援啊。
那些不吝嗇於讚美之言的人,都沒有發現李東陽的臉色越發的陰沉,那些吹捧的話在他耳裡,是那樣的刺耳,心頭更像是被細針一下下地扎著。
終於,他又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徐徐道:“不過這新政,老夫還在謀劃,許多地方還有不完善之處,鎮國公現在就提了出來,還是早了一些。”
不得不承認這是他的主意,那現在就只能拖了。
可葉春秋既然謀劃了這事,又怎麼肯讓他拖延呢?
葉春秋道:“既是善政,就不能再遲了,如若不然,難免使人失望,讀書人都是明事理的人,我認為實施已經勢在必行,萬不可拖延。”
李東陽陰著臉道:“那麼,既是公推,什麼樣的人能夠公推呢?”
候選人的問題嗎?既然葉春秋能將新政丟擲來了,又怎麼沒想過後續?
顯然,這個對葉春秋來說早就有了準備:“可先進行廷議,由百官推舉出數個候補人選,最後再交生員擇定。”
“如何擇定?”李東陽是老江湖了,自然想盡辦法尋找漏洞了。
葉春秋笑道:“這個好辦,可以為期三個月,各地的生員擬出所選的候補首輔,火漆封存之後,再經由急遞鋪子,送至京師,三月之後,將所有擬定的票子當廷查驗,票多者,為首輔。”
方法都是現成的,反正不是普選,只是讀書人的選舉,讀書人本就是得利階層,也有這個閒心,眼下大明的交通設施和印刷技術,滿足生員們的票子傳遞,卻也容易。
李東陽依舊不願輕易放棄,冷冷地道:“如何驗票?”
葉春秋抿了抿嘴,自信滿滿地道:“臨時由都察院設驗票御史,主持驗票,開票之時,不但御史要在場,司禮監,翰林院,六部九卿,還有各個候選首輔人,都可派人去監督驗票,以防有人作假。若有異議,候選首輔,可當場重新開驗。”
聽到這裡,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