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係呢?
想到此處,他反而放下了心,忙道:“此事,便拜託鎮國公了。”
“哪裡的話,你我之間,同氣連枝,彼此相互依存,本就是理所當然的。”葉春秋這句話倒不是客氣,很是實在。
葉春秋甚至心裡感嘆,大明的對外政策,某種程度來說,確實幫了自己的一個大忙,正因為這種與鄰為善的國策,使得各國都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大明並不會貪戀你的土地,正因為如此,大家才趨之若鶩地跑來朝貢,也因為這種固有的認識,所以才會有今日的兩國互信。
譬如這足利義材,他寧願相信鎮國府,也不願意相信自己國內的大名,問題的根本就在於,他清楚大明的國策,大明對倭國沒有開疆拓土的野心,這就不會影響到幕府對於倭國的統治,而幕府真正的心腹大患,反而是國內林立的諸侯。
正因為有這點共識,對於新軍的主導權,雖然可能捏在鎮國府的手裡,足利義材反而不放在心上,只要不反對鎮國府,那麼足利家族對於倭國的統治,也就固若金湯了。
說完了正事,二人都不由輕鬆起來,葉春秋心想,這算是鎮國府第一次展開軍火的貿易,恰好現在鎮國新軍的步槍已經經過改良,正準備換裝,淘汰下來的這一批槍械,正好送去倭國,從此鎮國府又多了一個財源,軍火買賣,歷來是暴利,何況靠著這個,若是能在鎮國府養起一批匠人,實在太好不過。
辦完了正事,隨後二人談天說地,各自說了一些見聞。
足利義材心花怒放,心情甚是愉快,所以說話也輕鬆一些,道:“此番來朝,收穫實在太大,只是倭國現在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