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3部分

,只是,得從底層做起,別把人養得驕橫了就是。”

葉東頜首:“是,少爺。”

他是個很忠厚的人,轉身便拿著簿子準備離開忙事情。

葉春秋突然道:“東叔。”

“啊……少爺還有什麼吩咐?”葉東愣了一下,隨即回身看著葉春秋。

葉春秋便抿嘴笑道:“東叔不是也有兩個兒子嗎?也在名冊中嗎?”

葉東便笑道:“是,我是不指望他們進學的,太調皮了,不是讀書的料子,一個有幸中了縣試的童生,就想讓他去鎮國新軍裡歷練,另一個打算讓他去鎮國府裡做事。”

葉春秋頜首:“好吧,誰都想金榜題名,可是好高騖遠也未必是好事。”

葉春秋說罷,便動了身,趕去鎮國新軍大營,鎮國新軍的操練依舊沒有擱下,只是現在的操練,不再只是起初時的煉體和刺殺了,而今又多了許多專案。

等到操練解散,眾人紛紛來見禮,葉春秋一一應下,正午的時候,宮中的賜宴便到了,幾十個宦官,提著一個個的食盒到了營中,眾人都知道是宮中的賜宴,心中不免興奮不已,只是長期在營中守規矩,倒也鎮定地擺出一副榮辱不驚的模樣,如往常那般各自安靜地蹲著用餐。

葉春秋也嚐了這宮中的美食,似乎口味還過得去,這令葉春秋不禁感慨,張太后的手藝還是不錯的,不過一人也張羅不了這麼多,怕是有不少人做幫手吧。

這幾日都在鎮國新軍和鎮國府裡忙碌,極少去宮中,鎮國新軍的招募已經擺上了日程,葉春秋打算將一百人擴編為五百人,兵貴精不貴多,這是他的原則,至於挑選兵源,卻是慎之又慎之事,除了一部分葉家的子弟,還有一些優先招募的人手,比如大同府的生員就要優先招募,那兒遭了災,不少讀書人生活窘迫,優先招募大同府的讀書人,也算是緩解一下他們的壓力。

只是今時不同往日,鎮國新軍已經不再是當初那般需要求爺爺告奶奶來招募新兵了,而如今,招兵的榜文放出去,應募的地方頓時一副水洩不通之景,這招募的標準,自然也就變得嚴格了一些,寧缺毋濫,這是葉春秋的原則。

鎮國府那兒,也已有了新氣象,太后以修建寺廟的名義,令工部徵發了一些民力,而這些人力卻被鎮國府劫為了私用,用於建設鎮國府,有了充裕的人力和匠人,一些重要的工程很快便修建完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個鋼鐵的作坊,一個木藝作坊,一個沙發作坊,一個機械加工的作坊,還有漆坊。

有了這個,就意味著車坊這兒可以開始卯足了勁頭生產了,因為之前就已經培養出了一批匠人,而且這裡的作坊待遇不低,所以一旦開始招募學徒,亦是萬人空巷,銀子只要給夠,自然不愁沒有人力,數千上萬的學徒搭配上七八百個熟練的匠人,開始充斥在造車的產業鏈上,快速地生產起來。

學徒雖然初來乍到,不過各個作坊採用的是流水生產的方式,這就導致每一個工位大致只需做一件事就可以了,有人負責擰螺絲,有人負責裝彈簧,有人負責裝輪,這樣的工作,其實並不需要三年五年的時間去適應,基本上老匠人們指導幾天,就可以獨當一面。

正是因為人滿為患,導致整個鎮國府顯得有點亂哄哄的,不過到處是忙碌的人們,倒是一片欣欣向榮的。

一些工坊附近的土地,而今也開始租售出去,城裡的一些商賈,也願意在這兒用高價買地,這兒可和其他地方不同啊,無論是匠人還是學徒,可都是有薪俸的,或多或少而已,他們成日要做工,其他的事暫時也顧忌不上,這和農戶不一樣,農戶且不說沒錢,就算是有錢,大多數也是自給自足,一年到頭,到市集裡買的東西,大概也不過是一些針線,幾匹布,或者是去鐵匠鋪子裡修一修自己的農具,可是在這兒,一個學徒的消費能力可能抵得上十幾家農戶。

(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章:大禮(第四更)

一群年輕力壯的人下了工,都喜歡喝兩杯水酒解乏,有的人想給家裡的女人寄一些時興的繡花鞋或是扯幾匹布回去,甚至連賣書的也有,這兒的學徒願意識字,倒不是因為好學,只是在這兒,識字和不識字不一樣,會算數和不能算數也不同,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看些能看得懂資料和圖紙的匠人,往往薪俸很高,待遇也是不錯,做事也輕省,反觀尋常的學徒,兩眼一抹黑,只有做苦工的命。

因此不少人自發地去讀書寫字,這兒的夜校一到夜裡,就是人滿為患,雖然教授知識的只是一些老童生,沒什麼前途,許多人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