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的主要叛軍骨幹來幹,這一次叛亂確實很大,而且叛亂確實是在一夜之間平息了。
只聽葉春秋繼續陳述道:“寧夏危及,下官與家父,還有六百親衛,本可徹夜離開,無人可擋,只是下官深知,一旦貿然離開,河西走廊便徹底糜爛,到了那時,朝廷再要進剿,不知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更何況那朱寘鐇頗懂得蠱惑人心,寧夏又屬邊鎮,一旦他勾結外番,勢必引狼入室,陛下……”
說到這裡,葉春秋看向了朱厚照,朱厚照一臉的驚愕,他是個知兵的人,也算是‘專業人士’,聽了葉春秋所羅列的證據,心中就已明白,那捷報是真的了。
捷報怎麼可能是真的呢?若是如此,這可真正是曠世奇功啊,天,朱厚照幾乎可以想象,這一戰是何等的驚心動魄,想到這六百人突入寧夏,斬下朱寘鐇首級,朱厚照頓時熱血沸騰,春秋沒有騙人,鎮國新軍的戰力,他還是小覷了,而更為重要地卻是,葉春秋這個傢伙,真是膽大,換做是朕,只怕帶著六百人,也不敢半夜殺出自己屏障,去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吧。
朱厚照激動得發抖,當葉春秋呼了一聲陛下的時候,朱厚照忙道:“什,什麼?”
葉春秋道:“臣弟與諸將士平亂,所憑藉的,不過是心中的忠勇而已,上報國家,下報君王,這劉宇卻是在此高談闊論,懇請陛下為臣與將士們正名,請陛下立即委派欽差,核實叛亂的經過,若臣冒功,臣願以死謝罪,可若是臣沒有冒功,所報屬實,劉都御史又該當如何?”
真正的殺手鐧,大抵和後世的罵得急了,說如果這樣,我死全家,否則你死全家一樣,完全屬於拼命的架勢。
這時候,所有人都打消了心中的疑慮,劉健本還憂心寧夏的時局,一直都出在緊繃的精神狀態,現在也大大地鬆了口氣,整個保和殿裡,像是炸了鍋一樣,無數人竊竊私語,沸沸揚揚,宛如菜市口一樣。
看來,這是屬實的了,這葉春秋……還真算是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可是現在,看這姿態,這是挾著天大的功勞,要和劉宇撕破臉了。
劉宇的臉色一下子白了,他猛地發現自己出現了失誤,他的一切立論基礎在於,葉春秋不可能做到奏疏中的這樣,可問題就在於,如果葉春秋做到了呢?
現在來看,葉春秋當真做到了。
於是這個傢伙,毫不猶豫的開始了反擊。
劉宇此時已不敢遲疑,他心裡清楚,自己必須認慫,否則,情況惡化起來,對他是大大的不利,不及多想,劉宇立即拜倒在地,道:“臣……萬死之罪,誤信人言,責難忠烈,懇請陛下加罪。”
(未完待續。)
第九百三十四章:世襲罔替(第二更)
大明的戰爭,素來是勝多敗少的,其中最大的慘敗莫過於土木堡之戰,可是很快就被北京保衛戰挽回了局勢。
可是似這一場平叛的勝利,卻是足以讓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了。
現在葉春秋言之鑿鑿,細說各種有力證據,那麼這件事想必是**不離十了。更是可以想象,這是何等大的功勞。
即便是堂堂都御史的劉宇,在覺得事情不對勁之後,便立即拜倒認錯,這也絕不只是因為他軟弱所為,而是因為,若果真如葉春秋口中所說,那麼他方才所質疑和汙衊的,就是一群大明朝真正的大英雄,質疑英雄和忠烈是需要勇氣的,說不好,就可能擔上罪責,所以劉宇毫不猶豫,便拜倒在地,匍匐著說出了臣萬死之罪四個字。
本來葉春秋平安歸來,朱厚照便一掃之前的幽暗心情,現在葉春秋口中所說證實了戰果的可信性,朱厚照便龍心大悅。
朱厚照已將朱寘鐇恨透了,可是想到那朱寘鐇處心積慮的謀反,結果竟是一夜之間就被鎮國新軍擊潰,朱厚照甚至在想,這朱寘鐇臨死之前,一定是絕望到了極點,可惜,他已經死了,否則,押解到了京師,非要將他碎屍萬段不可。
不過,朱厚照這時候還是收斂著內心的激動和痛快,眼眸冷冷地看著劉宇,他覺得劉宇這個傢伙有些討厭起來,冷哼一聲道:“那麼依卿之見,這追封的鎮國公,劉卿還有意見嗎?”
葉春秋這時聽到追封鎮國公,也是嚇了一跳,自己還沒死呢,怎麼就追封了呢?
卻聽劉宇乖乖地道:“且不說葉侍學功勞甚大,本就該重賞,更何況陛下已開了金口,聖諭也已昭告天下,若是食言而肥,不免引起天下人的猜忌,只是……臣……”他小心翼翼地看了朱厚照一眼,似乎欲言又止。
此時此刻,他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