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春草一樣清新的眉。
是水中月兒一樣聖潔的臉蛋。
清純的雙眸,讓楊剛只想到春天的嫩芽,嫩芽上立著的露珠。
“可楊剛們是回不去的了。”波姬絲有點傷感地道。楊剛緊緊地摟住她,讓她緊貼楊剛的胸膛,“親愛的,能回去的,心是可以回去的。”
“很難。人一出生,就只管長大,只管成熟,然後邁向老年,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波姬絲仍然傷感。
楊剛無言。只能情深意切地親吻著她。因為她說的都是事實。楊剛說能回到過去,不過是楊剛的浪漫情懷。當然,靈魂可以回去。但肉體,只有往前走的份。
第十四章 愧疚之情
等華萊爾弄到車回來,楊剛們馬上就離開了弗蘭,繼續朝桑德鎮開去。
楊剛感覺到,車裡的氣氛有點悶。誰都沒說話。誰也好像沒有說話的意思。波姬絲偎依著楊剛,小鳥依人一樣,目光不時含情脈脈地淌到楊剛身上。她越對楊剛情濃,楊剛越感到內疚。雖說,她的傷不重,只是皮外傷。但過程卻是生與死的剎那,可以說,她已經跟死神握了一回手。
她沒怪楊剛。
車上的人,誰都沒怪楊剛。
他們知道,楊剛是盡心盡力,而且事實跟所推測的一樣。如果沒有被直升飛機的追殺,楊剛們的行動,應該說是乾淨利索,很完滿的。
而如果,總是事後諸葛亮的事。
事前,楊剛也是認真算計過的。比如狙擊了殺手之後,所走的路線,應該說是最佳的路線。
摟著波姬絲,波姬絲的柔情,使楊剛變得冷靜。此時,楊剛的反思似乎才到位。
無疑,楊剛的對手是用了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計謀。
他應該是這樣想的,如果三個殺手順利到達,並對楊剛得順利得手,自然是他最開心的事。如果失手,或被楊剛們所射殺,楊剛們也就暴露了行蹤。他的第二步棋——黃雀,也就可以出動了。
他是一個深謀遠慮的人。
在這方面,他無疑比楊剛強。在關鍵時刻,他十分理智。
但楊剛又想,“黃雀”的出動,也讓楊剛找到追蹤的線索。
會這麼簡單麼?另一個聲音卻在提醒楊剛。
如果不是這麼簡單,那“黃雀”的目的是什麼?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將楊剛們消滅於無形。從幾交手,楊剛已發現,楊剛的對手就像下棋的高手,行一步棋之前,總會想到後面的幾十步棋。
也就是說,“黃雀”的出動,至少有兩個目的。一是能將楊剛們消滅最好。消滅不了呢?這不是很明顯的線索嗎?
對。他就是希望楊剛沿著這條線索追下去。下面是什麼?也許就是一個更大的陷阱。這就是他期望楊剛們跳入去的第二個目的。
這似乎也太簡單。
高手下棋,總是讓你看到好像很明白,但當你一出手的時候,你才會發覺上當,自己就像被糖粘豆一樣,被緊緊地粘著,纏著,十分的被動。楊剛後悔楊剛當初只愛詩,而不愛棋。一個象棋特級大師跟楊剛老爸是朋友。因為楊剛老爸除了寫詩,還研究象棋文化什麼的,棋界有一大班朋友。特級大師想收楊剛為徒,可楊剛跟他學了三天棋,就受不了那乾巴巴的棋路計算,再也不願學了。
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當然,楊剛也下棋,但那都是即興型的,玩著樂的,業餘的業餘水平。
楊剛愛下棋,對手自然也跟楊剛一樣,是個下棋的人。而且棋藝很高。儘管他下的是國際象棋,跟楊剛們的中國象棋有所區別,可棋裡面的謀略是一樣的。從他對楊剛靈魂的痛打,出手狠,楊剛就可以知道,他不是紙上談兵的人。不像楊剛老爸,象棋文化研究得很高深,人家以為他下棋起碼也是大師級水平的人,卻不知道,楊剛老爸的棋還不及楊剛。
有其父必有其子,沒辦法了。楊剛下棋,也是為了品味其中的人生哲理,而非實戰的技藝。
對手呢?楊剛的對手呢?
顯然,他是二者皆有。既愛棋中的哲學,又愛實戰的功力。
波姬絲那麼愛楊剛,楊剛卻差點讓她送了命。楊剛的心,不說刀割,也是十分難受的。雖說,楊剛可以將一切推到對手身上,對手太厲害了嘛。但楊剛能說麼?楊剛好意思說麼?別人的期望,楊剛可以不管。波姬絲的呢?楊剛能讓波姬絲失望麼?
羅伯納不知為何,他回頭望了楊剛一眼。
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