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母親在中國,相隔重洋,情意綿長。
女兒的信:
親愛的媽子:
我很想你:)
謝謝你在需要的時候給我支援和建議。更感謝你在我希望獨自處理問題時,給我選擇的空間。
媽子,離開你的這些天愈發地懂得你——從家務中懂得,從別人家長的處事方式上懂得,從很多從前沒有注意過的生活中的細節上懂得。你的高效能幹,寬容博大,和對生活的信心與熱情,是我花多少時間也學不盡的。
很多人說母親是個偉大的詞,我覺得媽媽已經給我證明了。每個賜予子女生命的母親都是偉大的。但不是每個母親在完成生命的孕育後,就成為偉大的母親,我覺得你最配叫做“媽媽”。
我有時不知所措,有時沮喪低落,甚至有時重蹈覆轍,但我真的從不孤獨,也不再怯懦,因為即使一個人的時候,我也感受到媽媽和媽媽的愛的伴隨,讓我有力量。我愛你,你這個媽子呀!
謝謝媽媽,為妹妹做的每一件我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事情:)你是最出色,最優雅的媽媽!照顧姥姥辛苦了:)要注意身體的!少吃點兒米飯……
愛你的妹妹
母親的信:
親愛的小妹妹:
今天的現在,我聽著你發過來的“妹妹”這首歌,給你寫信。十九年,我們一同經歷的歲月,你長大了,我老了。很多話,在這歌裡都替我說了,而我是很少和你說生活中不如意的事的,我希望給你更多的陽光和快樂。歌聲裡,我想起早春帶著你騎車到公園看玉蘭的情形,還有一起出門的很多經歷,還有平日裡早早叫你起來的一個一個早晨,還有在高速路上往返去看你的每一次……
要是現在命運再要我重複以前的生活,我會做得更好:給你做缺點少一些的媽媽,做更加快樂的媽媽和更加成功的媽媽……
謝謝你親愛的孩子——謝謝你用自己的生命給我的一切快樂,謝謝你用自己的成長給我的證明,也謝謝你這十九年來虛心接受我並不都是正確的“領導”,使我只有你這“一兵一卒”卻能找到君臨天下之感。
老媽子
靜靜的夜晚,我看著朋友轉發來的她們母女遠隔重洋的對話,眼睛溼潤。想起這個如今溫暖可人的女兒,也曾經讓老媽費了很多心思。在她踏入小學門檻時,在她不停地尋找自己的個性、反抗又依賴時,在她要面對人生的選擇遠走高飛時……這個媽媽也是伴著淚水和笑聲,與女兒一起走過了成長的煩惱。
誰家的小兒女,不曾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給父母帶來嘆息、無奈,甚至勃然大怒?但這一切都會隨著孩子的成長,像風一樣飛過歲月,只留下澀澀的酸甜和血濃於水的深情。
就在兩年前,在伊斯坦布林的街頭,在旅行途中,我還會為女兒一意孤行的固執傷心流淚;兩年後,我的女兒已經能夠耐心傾聽我的建議,並能夠和我就某些問題進行合理化的討論修正。
這時,我相信了那個“旅友”媽媽當時對我說的話:“我的兒子一年前也是讓我又恨又惱,你看現在多會體貼人?彆著急,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等待的,我們自己也是和他們一起成長的。”
有句話說“青春期遇到更年期”。這個時候,很多媽媽很為孩子的行為焦心,自己的心緒也經常處於煩躁狀態。其實,那是人到中年的媽媽和青春勃發的孩子之間,心靈交流的阻隔。
我們應該理解,作為中學生的孩子,身體開始發生措不及防的生理變化,心理也在環境和身體的變化中出現一些衝突,再加上課業內容繁多、負擔加重,學習越來越抽象,他們的情緒也越來越多變,很容易出現“青春危機”。
青春危機實際上是孩子依據自己的權利成為完整的人的努力。 他在一種精神混亂中,獲得某種新的秩序,尋求某種方向。這個過程很微妙,但卻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必然。他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靠模仿和認同他人來生存,卻又不停地尋找自己的個性;反抗卻又依賴父母,有的孩子甚至在眾人面前羞於承認自己的媽媽,卻又出乎意料地渴望和她談談心;舉止前後不一,並且難以捉摸,他經常處在兩極之間波動;總會有一些充滿神奇的想法,瘋長的青春讓“破壞”的念頭蠢蠢欲動,製造出一些在大人看來是荒謬、“無厘頭”的東西,讓我們費盡心思。
從牙牙學語的乖巧,到蹣跚學步的憨態;從少年的懵懂,到青春的無忌……他們不再是規規矩矩的孩子,而是大人眼裡不可理喻的“忤逆兒”。而他自己,卻還覺得不管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