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3部分

於這個時候的年輕人來說很容易奮鬥到。

汽車消費很快就成為了大潮流,那些還沒有消費汽車的民眾,都開始去報考駕照了。有了汽車又有了房子,電器又這麼能少。就像是別人送你一個鳥籠,你很大可能性就會去買一頭鳥來養一樣。

既然是新房子,裡面的傢俬、器具是不是也要換新的?住進一個嶄新的房子,不可能用以前的破碗吧?不可能用以前的舊床吧?買了新床,總的不能用以前的舊被子吧!

而老百姓現在透過工作也不購買商品的錢,如此一來,大量的消費就產生了。

普通民眾在日子過得不錯之後,基本上不會太想著怎麼省錢,或者動腦筋去投資什麼的,所以普通民眾實際上也是消費主力,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一直不能成為富人的原因。不過以當前中華民國的財富分配情況,他們儘管不能成為富翁,但起碼也能是個有錢人,能有不錯的收入情況。

而在那些經濟殖民地,也瀰漫這濃郁的春節氣氛。

如今在中華民國是沒人過什麼聖誕節的,畢竟這是民族主義橫行的時期,普通老百姓不知道聖誕節是什麼玩意。那些喝過洋墨水而膚淺的文化分子現在也不敢猖狂裝b了,西方人的聖誕節、情人節基本沒人去慶祝。

實際上過洋人生日的急先鋒很多時候是那些商家,藉著節假日的名義進行打折促銷。不過現在沒有商家打出慶祝洋人的節日為名義進行促銷。主要是因為商業運營上被財團大量插手,財團完全不理會洋人那些節日,只有傳統節日到來的時候才會進行促銷活動。

而中華民國現在的意識是凌駕於那些經濟殖民地的,又有大量的中華民國公民在那些經濟殖民地經商,或者是過去擔任重要職務。華人文化開始佔據各個經濟殖民地的主流。特別是在朝鮮、越南兩地,更是主流中的主流。朝鮮和越南本身在古代就接受了漢文化,漢字是他們的吏行文字。如朝鮮文,實際上是那些朝鮮窮人用的,官方用的則是漢字。

在節假日方面,朝鮮和越南也有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

而在高棉和暹羅,現在也深受影響。至於印尼,則是完全影響了。因為印尼土著沒人權,掌握話語權的是華人,經濟、整治、軍事都在華人掌控之下,印尼土著自然也就跟這過那些漢族節日。

影響最為薄弱的則是波斯和阿富汗,不過隨著華人活動的增加,波斯和阿富汗也開始接受漢民族的傳統節假日。

主要的影響方式就是財團在波斯和阿富汗地區經營的商業,會在這些漢民族傳統節假日進行打折促銷。

加上中華民國公民的節日慶祝等等,很容易影響到整個國家。

而情人節也不是過西方人的情人節了,而是過中國的七夕。

文化的入侵實際上才是最為可怕的,不過對於那些經濟殖民地來說,漢文化實際上更加先進,儘管他們在漢文化入侵後,會被中華民國更加徹底的剝削,但起碼在文化上他們實際上沒什麼損失,反而是賺到了。

而西方文化入侵中國,對中國來說才是最恐怖的。因為低階文化取代了高階文化,低階文化為什麼可以更容易的取代高階文化?

因為這是工業化社會,人們進行大量的分工,對於普通屁民來說,也不需要他們學習太高深的東西。而越高階的文化,往往是越難學的。而那些膚淺的低階文化,卻是簡單得很。

隨著中華民國的崛起,漢文化開始普及。

學漢字、說漢語,成為那些經濟殖民地的教育科目之一,就像是後世的中國教育體系中的英語一樣。

不過漢語如果不是從小學習,學習起來比英語困難多了。但是漢語又是給那些理解能力高的人學的,理解能力比較高的人學漢語是比較容易學會的,畢竟漢語是拼義,語法排列邏輯比較好,而且組合靈活,在背誦方面比英語簡單多了。背誦英語單詞,對於學過漢語的人來說,就是一種折磨。因為英語屬於低階語言,讓一個學過高階語言的人去學低階語言,自然是一種折磨,那些字母排列得讓人眼花繚亂。

而且英語儘管是二十幾給個字母,但是一百年前的英語和一百年後的英語完全不一樣,如今給英國人一本一百年前的英語書籍,他們完全看不懂。因為過程中出現許多新單詞,而這些新單詞因為是字母組合,拼湊得那麼非主流,沒有對照的話誰看得懂啊!

所以漢語是入門那一段時間比較困難,入門後自己看字典和對照拼音就能學會了。特別是拼音出現後,學漢語甚至比英語還簡單了。

英語單詞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