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寧主持下的蘇聯,這個時候搞出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這個五年計劃非常全面,包含了各個領域。不管是紐扣,還是其他什麼商品,不管是在遠東地區,還是在歐洲,價格都是一樣。
在羅斯柴爾德財團的支援下,蘇聯獲得了大量的機械裝置,以及軍事技術。蘇聯的生產也逐漸恢復,儘管這一年的大饑荒讓蘇聯餓死了不少人,但是在這種官僚主義的工人國家,輿論什麼的都是被掌控的,而且這些官僚隱藏在工人當中,那些工人也發現不了,當那些蘇聯人被餓死的時候,也找不到什麼對立階級可以進行埋怨。此時的蘇聯,資本主義被消滅,貴族、地主都消滅。那些官僚又隱藏在工人當中,號稱是和工人一個陣營,這讓那些工人自然是找不到什麼對立階級來打土豪什麼的。
餓死就餓死了,沒辦法鬧事。
蘇聯的官僚們也不在意餓死多少人,反正他們沒餓死就對了。列寧等統治者,這個時候也開始享受統治者的待遇,各種美女、美食,以及各種奢侈品,而輿論是受掌控的,所以這些領導人在做什麼,下面的普通俄國人也不知道。
作為統治者,其一切行為都是以統治利益出發的。
獲取羅斯柴爾德財團的援助是為了讓蘇聯紅軍更加強大,讓蘇聯有更多的重工業,加強蘇聯的戰爭潛力。五年計劃就是出於這個目的,而輕工業什麼的都是可以犧牲的,普通俄國人過得好不好並不光他們什麼事。
對蘇聯威脅最大的自然也就是不斷擴充套件的中華民國,列寧他們時刻都恐懼著中華民國會進攻蘇聯。
迎合羅斯柴爾德財團,要些援助趕緊建設重工業是此時列寧最上心的。只有蘇聯擁有了強大的重工業,才能讓中華民國不敢進攻蘇聯。
所以蘇聯這個時候在烏拉爾山脈一線囤積重兵,就是為了迎合羅斯柴爾德財團的需求,另外羅斯柴爾德財團所說的進攻中華民國,搶下突厥地的提議,也讓列寧非常心動。如果美日能夠進行配合,有空檔的話,列寧絕對會這麼幹,甚至是不需要永遠佔領那裡,只要佔領一段時間,就可以把那裡的重工業裝置全部拆走。那樣一來,蘇聯將直接崛起。
另一邊,中華民國和蘇聯的貿易也在進行。蘇聯進口了一些中華民國的奢侈品,一看就知道是列寧等高層享用的東西。另外還從中華民國進口了一些糧食,倒是緩解了一些饑荒,不過沒有本質上的改變。在中華民國進口最多的還是那些工業裝置,中華民國將那些以前從俄國掠奪走的工業裝置重新賣給蘇聯,那些工業裝置一個個垃圾得很,中華民國是看不上的。
蘇聯則用裘皮、寶石、黃金、礦產來換取,特別是用礦產換取工業裝置,為了讓蘇聯把鐵路建設起來,方便中華民國日後進攻蘇聯,中華民國在賣完那些垃圾裝置之後,還是出口了一些重工業裝置給蘇聯。
蘇聯這個時候囤積重兵在邊境,完全就是鋼絲上跳舞。或者是認為中華民國忙於對付美日聯盟,所以蘇聯這個時候比較肆無忌憚。
蘇聯這樣的行為,很快就遭到了中華民國的警告。中華民國最高統帥部對蘇聯發去了函件,由外交部轉遞。
函件中最高統帥部警告蘇聯,不要在中華民國的邊境上玩火。
第333章 透支消費
第333章 ;:透支消費
中華民國這樣的警告貌似沒有太大的效果,蘇聯很快回複稱,只是蘇聯紅軍的國防部署,不屬於中華民國的干涉範圍。
蘇聯的間諜機構在中華民國也比較活躍,特別是中華民國有很多俄國女人,這些女人能獲取不少情報。
根據蘇聯情報機構向列寧反應的情報,中華民國目前主要將力量集中在經濟發展上,並不願意進行大規模的戰爭。
這個情報儘管不是太肯定,不過從中華民國當前的局勢也可以看出,中華民國對於經濟發展是很上心的,正在全力發展經濟,如果一旦陷入大規模戰爭,中華民國的經濟發展計劃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列寧和蘇聯高層判斷出,中華民國不太可能發動大規模戰爭。就算要進行大規模戰爭,中華民國這個時候顯然也沒做好準備。
所以蘇聯這個時候對中華民國的警告並不是很上心,特別是有了歐洲方面的支援後,蘇聯高層的膽子也大了起來。
列寧等人甚至是做好計劃,就算是中華民國入侵蘇聯,憑藉著蘇聯的寒冷氣候以及歐洲的援助,再用龐大的炮灰進行阻擋,應當可以擋住中華民國的入侵。特別是中華民國在東北亞還要面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