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部分

實際上後世的中國會汙染嚴重,無非就是被美國把高汙染工業大量塞進中國,地方為了發展經濟絲毫不顧慮環境問題。而且為了減少成本,排汙很多時候都是直接排放,有的是偷偷排放,在北方甚至出現地下水都被化工廠大面積汙染的情況。

這個時候中華民國把高汙染產業都儘量轉移了出去,汙染也就大大減少了。加上汙水處理嚴格管控,偷排處罰非常重,只要是惡意排汙,不是無期就是死刑,所以汙水問題得到了遏制。

如今中華民國的工業汙染,主要是集中在大氣汙染方面。水質汙染及時的遏制住了趨勢,並且開始治理,被汙染的地區,水質正在恢復。

中華民國有了經濟殖民地後,已經成功的從先汙染轉型到了後治理的階段。

加上中華民國這個時候人口大量向城市轉移,農村人口減少了,農村的汙染也減少了很多。

如今中華民國的農村已經快速消失,取而代之是機械化農場。人類生活汙水也比較集中的在城鎮出現,處理起來也比較容易了。河流的源頭上不會被生活垃圾、農藥、洗衣粉這些東西汙染。

這次地方政fu大量借貸建設,除了全面建設道路之外,再有就是建設城市的排洪系統、汙水處理系統,並規劃城市街道。規劃有硬性要求,城市公路要足夠寬。

公路建得窄可以節約成本,但汽車一多就是堵死的節奏。中華民國的汽車消費肯定會大量增長,所以要求城鎮的街道要設計得寬一些。

到了1920年,地方政fu依舊在繼續向中聯儲借貸,繼續建設各種城市設施。

這個時候的地方城鎮確實也需要大量的建設,因為現在大量農業人口離開土地進入城市,但是全國各城市很多都還很落後,設施不完善等等問題大量存在。

進入城鎮的農村人口,一開始連住房都非常緊張。城市裡到處都還是低矮的木構房子。

這個時候必須要大量建設城市設施,將全國各城鎮進行一次集中的建設,同時進一步的進行人口遷移。

因為這個時候中華民國的產業大量集中,人口也開始大量向一些主要城市集中,例如上海。

各個城鎮同時也在招標建設水庫、電站這些配套設施。一般都是由財團出資建設,也由財團運營自來水和電力,也有大量的民資參與其中,建設電站成為一個回報率很高的專案,不過這是中國民族財團要壟斷的專案,現在不過是設下一個坑讓民資跳進去,等建設好了,再利用市場操作,把那些民資電站、自來水廠吞併掉。

由於中華民國的人口集中在那些產業分佈的城市,所以城市建設也比較容易。人口集中意味著建設出來的設施能夠充分的利用。

房地產自然也隨著繁榮起來,產生大量的房地產建設。

而大量的城市建設,也造就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今年中華民國再建設一年,全國各個城鎮基本上也就定型了。”沈進文看著下面統計上來的資料說道,“後年再建設一年,基本上城市裡該有的設施都能建設起來。不過房地產的建設卻是有點緊張。”

“這也沒辦法,大量人口進入城鎮,必然會導致整個結果。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抑制炒房。”沈凝雲說道,自從去年農業機械化面積大幅度增長後,進入城鎮的人口更多了,一下湧入那麼多人,卻是給城市住房帶去了很大的壓力。

西北基本上是完成城鎮化了,而華北地區的城鎮化也比較順利。

南方的城鎮化隨著工廠的大量南遷,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耗水量比較大的產業,基本上都開始向南方遷移。

城鎮化也使得人口增長速度放緩,城市畢竟不像農村那樣有那麼大的空間,孩子多了住房就是一個問題了。另外子女撫養成本,以及人們工作更忙了,沒那麼多時間造人。所以城鎮人口的增長速度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正在逐漸減速。

房地產的問題實際上也好解決,這個時候的中華民國土地是私有化,買賣也比較方便,政fu沒有收多少稅。

所以郊區可以建設大量的木頭房子,木頭房子建設速度又快,成本又不高,所以房地產供應量雖然不太夠,但是老百姓還是有房子可以住的。

這個時候中華民國的鋼鐵產量有些緊張,所以家庭汽車還沒有開足馬力的生產,各城鎮的公交公司還是安排了比較多的公交車。

而到了家庭汽車可以開足馬力製造的時候,這些公交車就要撤掉大部分。到時候公交車準時會非常準時,但是數量很少。這就是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