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部分

美國方面則是因為想要向亞太擴張,但是中華民國阻擋在了美國的身前。這個時候崛起的美國,向要殖民地和商品市場。亞太卻是一個還沒有被瓜分完的肥肉,最主要的還是中國。

但是現在中華民國開始崛起,美國在中國的殖民利益已經失去了。並且中華民國還大量向世界輸出商品,也損害了美國在世界商品市場上的利益,所以美國這個時候積極的圍堵中華民國。

對日本進行支援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美國在日本已經有了不小的利益。自從日本倒向美國之後,日本已經成為了美國的小弟了。有了一個列強國家當小弟,這讓美國人感到很有面子。

另外一個在日本也卻是獲得了切實的利益。

日本儘管沒有什麼資源,但是日本的勞動力資源很可觀,日本有大量的勞動力,而且是廉價的勞動力,在日本生產商品輸入美國,有豐厚的利潤。

美國這個時候在日本的經營,完全也就是中華民國在朝鮮、越南、高棉、暹羅這些經濟殖民地的經營模式一樣。只是美國的經營模式還不如中華民國在經濟殖民地那麼全面,而日本的自主性也更強許多,畢竟日本只是倒向美國,並不是向美國投降的。

美國在日本的利益,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加的。這個時候的美國不缺資源,但是美國不怕勞動力多。

更多的勞動力讓美國剝削,能讓美國抽調更多的民力去建設其他的產業。而且日本這個民族很堅韌,生產上很勤勞,是良好的經濟殖民奴隸。

美國鬱悶之處就在於庫頁島上的石油剛開發就被打了,這將讓美國資本損失一筆投資。

不過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日本對美國的依賴性更強了,這又讓美國更加欣喜。

更強的依賴性,意味著美國可以在日本獲取更大的投資許可權,並且擁有更大的話語權,日本也會更加聽話。美國在日本攫取的利益也就會越大。

美國在日本攫取的利益,就相當於是日本將勞動力租用給美國,為美國生產商品。不過蛋糕做大了,日本統治者也有好處。正好一個有資源,一個有人口。一加一顯然是大於二的。

美日之間矛盾在於如何分這塊蛋糕。

美國希望能夠牢牢掌控住日本,而中華民國的軍事壓力正好讓美國可以掌控日本,讓日本言聽計從。

所以美國政fu這個時候是鬱悶中有欣喜。

對日本自然還是要繼續支援的,就算是沒辦法圍堵住中華民國,起碼要保證日本能夠不被中華民國徹底擊敗。日本有極為勤勞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將讓美國更加強大。

美國這個時候也研究了中華民國崛起的原因,認為中華民國一是擁有強大的工業技術,第二也是因為中華民國有龐大的人口,讓中華民國得以迅速崛起。而中國是東方文明的發源地,人民堅韌性更強大,比歐美工人要勤勞的多。不過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的人工習慣存錢,那些資本商人也習慣存錢,很容易造成很多無效資本的出現。

畢竟錢這個東西,要流通起來才能創造更大的效益。當然,也可以透過加大貨幣供應量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樣一來民資就不斷的發展,財團壟斷就會遭受衝擊,所以美國對於中國人是非常排斥的。

儘管中國工人很勤勞,但是腦子也太聰明,懂得存錢。不像歐美工人那麼傻不拉幾的,看到股市賺錢就全把錢投入到股市中。所以中國工人美國是不要的,並將內部矛盾轉移到中國工人身上,說是中國工人搶了美國白人的工作,從而進行排華,掩護財團對財富的掠奪。

而日本人的堅韌程度,甚至比中國工人還要強。因為日本的特殊環境導致日本人不得不堅韌,否則就無法生存。相比之下,中國很多地方的老白想也並不是那麼勤勞,因為那些地方的資源比較豐富。

就存錢的問題,此時的中國民族財團處理起來還是比較妥當的。即透過加強社會福利,讓老百姓沒有後顧之憂,這樣才能讓老百姓放心的花錢。

而對於那些愛存錢的民資,則是讓貨幣每年產生一定的貶值,讓他們不得不進行投資,以增加財富進行保值,從而讓資本運動起來,不斷的投資、流通,產生效益。

美國為了保護日本的安全,這個時候首先做的就是加強美日聯合艦隊的力量,特別是美日聯合艦隊的防空火力。

庫頁島的日軍機群襲擊華東艦隊被華東艦隊的防空火力挫敗,也讓美國對防空火力的作用產生了錯誤的判斷。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