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好奇怪的,這些日本人以前也是這樣。”一名排長見怪不怪的說道,“這些日本人認為他們在戰場上陣亡是為日本天皇效忠,死後可以上天堂過上好日子。所以日本人越是在絕境中,就越是瘋狂,進而尋求解脫。”
“解脫……”那名新兵有些無語,不是很能理解日本人那種狂熱的情緒。
而對於那名與日本人打過仗的排長來說,卻早已理解了日本人的思維方式。日本人如果在日子好過的時候,他們不會想著以死效忠。但是日子一旦不好過了,陷入絕境的時候。他們就會想要擺脫那樣的環境,而日本統治者又宣傳稱向天皇效忠死後可以上天堂,因此很多日本人就走個形式,直挺挺的衝上去,然後被射死。
於是……就效忠了。
“這叫肉彈攻勢,也是日本人推崇的一種進攻方式。”那名排長笑了笑,說道:“以前我們還在用老黃牛的時候,日本人一旦發起肉彈攻勢,經常打到槍管發紅,不得不被逼退,然後等冷卻後再進行射殺。不過現在我們有了民2式之後,對付這些求死的日本兵就容易多了。”
老黃牛也就是馬克沁重機槍的稱呼,因為當初西北國防軍用的馬克沁重機槍的槍管是用黃銅做的,加上火力兇猛而可靠,所以被士兵稱之為老黃牛。不過馬克沁重機槍已經被淘汰了不少年頭了。
如今的民2式通用機槍,槍管一旦過熱,一個熟練計程車兵可以在不到三秒鐘的時間內換好槍管,然後繼續開火。
於是那些衝來的日本士兵,完全就是炮渣,他們的肉彈攻勢已經對中**隊沒有任何作用了。
衝上來就死,繼續衝繼續死。
那密集的機槍子彈如同金屬風暴一般掃過戰場,日軍士兵成排成排的撲倒在地上,鮮血染紅了大地,溼潤了土壤,澆灌了草木。
日軍師團的炮兵是一個很討厭的東西,向傘兵陣地發動的炮擊使得傘兵部隊出現了一些傷亡,但是那些日軍炮兵,被很快前來支援的空軍來了一個地毯式的狂轟濫炸。
一排排的炸彈從天而降。
密集的爆炸聲不絕於耳,一架架天罰a2轟炸機呼嘯而過,日軍師團在野地裡沒有任何的工事,在這樣的地毯式轟炸之下,直接被炸殘,被炸死的日軍士兵就高達上萬人。
大規模的轟炸過後,傘兵部隊立即組織兵力進行包抄,一個小時後順利包圍了日軍該師團,隨後並未進行殲滅,而是圍住這個日本師團後,抽調兵力增援登陸部隊。
而在海灘上,上千輛兩棲戰車衝向灘頭。
灘頭上的日軍用火炮還擊,擊毀了不少兩棲戰車,不過兩棲戰車上計程車兵卻並非中華民國國防軍,而是北朝鮮國防軍。
這些北朝鮮國防軍,死多少也無所謂了,只要能衝上去。
衝上灘頭的北朝鮮國防軍士兵不少,上千輛兩棲戰車當中有八百多輛衝了上去,足足兩萬多人衝上了灘頭,然後以兩棲戰車作為掩護,對灘頭上的日軍發動進攻。同時華東艦隊也在用炮火對他們進行掩護,航母上的轟炸機群也在天空盤旋。
在如此豪華的掩護之下,這些北朝鮮國防軍非常勇猛的擊垮了日軍的一道道防線。對於這些北朝鮮國防軍計程車兵來說,也許逆風的戰事打不了,但是這樣的順風仗卻是非常順溜的。加上北朝鮮人對日本人非常仇恨,此時更是要殺上日本本土,更是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樣。
在子彈的呼嘯聲和炮彈的爆炸聲中,日軍在神棲的防線被層層攻破。而中華民國的傘兵部隊也出現在了日軍的後方,頓時讓日本陣腳大亂。
在兩面夾擊之下,日軍的防線終於徹底崩潰。
一輛輛戰車墊著氣墊衝上了灘頭,日軍被迅速殲滅。而被傘兵部隊包圍的那個日本師團,在戰車趕到後,傘兵部隊在戰車的掩護之下,對其進行了徹底的殲滅。
整個殲滅過程宛若一場一面倒的大屠殺,日軍師團拿這些戰車毫無辦法。火力點暴露就完蛋,打在戰車上又毫無效果。傘兵部隊跟在戰車後面,用衝鋒槍和火焰噴射器迅速清理工事中的日軍。
日軍的工事因為挖掘得太過倉促,根本起不到多少防護作用。
野戰當中,步兵部隊是完全打不過擁有裝甲的一方的,畢竟野戰中的防禦工事比較少,那些戰車裝甲厚,而且火力猛,就像是一個個移動而又堅固的火力點。一旦衝上去,沒有多少工事防護的一方,下場就是被屠殺。
登陸戰歷時三個多小時,大體殲滅了大部分日軍。
港口中,工兵已經在建設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