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7部分

稅收,或者提高原材料價格,再或者提高某個環節的價格。

經過攤薄後的回報率,既不會太少,又不會多到讓投資者一夜暴富。

大量的投資一出現,就業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加上中華民國此時,因為出現了不少衣食無憂的家庭,因此很多婦女都選擇在家照顧家庭,不再出去工作。

這樣的風氣,也是有好處的。

家庭確實需要照顧,一個有家庭婦女照顧的家庭,與一個沒有家庭主婦照顧的家庭是完全不同的。

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勞動力減少了。

但是如今是和平時期,婦女在家照顧家庭也沒什麼。戰爭期間把她們動員到工廠就可以了。

而且中華民國的各個經濟殖民地的工業生產陸續擴大,中華民國的老百姓確實也可以過得更加優渥。

經濟發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實際上也就是那麼回事。

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只需要一小部分的人工作,就可以滿足所有人的商品需求。那麼剩下的人去做什麼呢?

自然就是去建設各種專案,或者是從事軍事活動。

而中華民國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分包給那些經濟殖民地之後,需要從事低階製造業的人口就減少了。節省下來的人力,就可以投入高階製造業,或者去建設各種專案。

當一個國家,沒有軍說活動需求的時候,又需要振興經濟的時候,則會沒事做找事做。例如公路已經建設好了,那麼那就建設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設好了,那麼就建設高速鐵路。或者建設場、海底電纜。也可以建設各種城市建設專案,把城市建設得像是花園一樣美麗。把什麼排水防洪系統建設到非常誇張的地步,把農業灌溉都覆蓋性的建設一遍,再或者進行更大規模的農改。

實在沒專案做,還可以建設大量的環境治理工程,治理山水什麼的。反正那些東西都是可以帶動就業的。

就業上去了,製造業也就有市場了,製造業自然也就繁榮起來了。

時代發展到這個時候,生產力不斷的進步,負責生產的人可以變得越來越少。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則可以投入到工程建設上去,或者是軍事活動上去。

當前中華民國因為要爭奪全球霸主地位,所以還不會‘沒事找事’的進行建設,現在的政府和財團的建設專案雖然多,但是都是以確保最快發展的前提進行建設的。現在中華民國版圖這麼大,之前的基礎又不是很好,所以又大量的建設專案,不需要沒事找事的去建設。

當前中華民國還處於大量建設產能和基礎設施的階段。

首先產能就是生產商品的能力,只要產能上去了,那麼一個國家的人民就可以過得很富裕。

因為產能在那裡,可以滿足整個社會的物質需求。那麼這個時候,只需要有足夠的活給老百姓做,那麼老百姓迅速就能富裕起來。而後世中國產能都過剩了,但是老百姓卻還是沒有富裕起來,這就是一個被經濟殖民的國家的悲哀。

而基礎設施,則是為了保障商品生產的規模得以擴大,電力、運輸、居民生活可以保障。

所以這個階段,中華民國的科研經費,主要向民用生產傾斜。讓商品生產效率可以更高,讓工程專案建設速度得以更快。

日後一旦戰爭爆發,軍用物資的生產也可以更快,建設速度也可以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

至於軍用技術的研發,暫時維持這個規模就可以了,把核心的東西先住,等後面再進行大規模的軍用技術研發活動。

1922年中華民國的鋼鐵產量,則從之前的1。5億噸,暴漲了1億噸的產能,達到了2。5億噸的產量。

如此之多的鋼鐵,卻很輕易的被中華民國給消化掉了。

畢竟中華民國五億人口,又不是全都住日本人那種木頭房子。而且在大規模的消費汽車,還有各種工業製造活動,以及專案建設都需要用鋼鐵的。那些經濟殖民地也需要鋼鐵,大量的投資同樣也在那些經濟殖民地進行。

鋼鐵產量的猛增,主要和鐵礦石的開採建設專案陸續建成有關,而後面還有一大堆的開採專案正在建設。鍊鋼爐方面則是不缺。

這樣的鋼鐵增長速度,絕對能讓世界各國都嚇尿。好在沈凝雲顧及了一下各國的感受,讓下面把公佈的資料做了點假。宣佈中華民國的鋼鐵產能,在1922年只有1億噸。

不過就算是1億噸的鋼鐵,那也已經是美國的2。5倍了。

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