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7部分

果,這個亞洲新興霸主的工業規模遠不是公佈出來的資料那麼簡單。

“去年中國人公佈出來的鋼鐵冶煉總量是4000萬噸,但實際上,中國人去年冶煉出來的鋼鐵起碼就超過了1億噸。”托洛茨基有些沮喪的說道,一億噸啊!那是一億噸啊!蘇聯要想追趕上去,幾乎沒有可能。

然而,蘇聯調查的資料依舊有所差距,1921年中華民國實際冶煉的鋼鐵已經超過了1。5億噸,鋼鐵產量已經將近是美國的四倍了。

在人均方面,已經和美國人差不多持平了。儘管人口是美國的五倍,但是美國的鋼鐵當中,很大一部分是出口用的。

而中華民國的鋼鐵,主要是出口高階鋼鐵製品,普通鋼鐵還在進口。

1921年一年時間裡,在歐洲進口了上千萬噸的鋼鐵。

當然中華民國還要向那些經濟殖民地出口大量鋼鐵,畢竟那些經濟殖民地要發展還是需要鋼鐵的。

所以在鋼鐵需求上,隨著經濟殖民地的不斷發展,還是有更大的需求的。中華民國的鋼鐵冶煉規模還在不斷的擴大。

那些經濟殖民地的勞動力盡管被中華民國不斷剝削,但是他們起碼拿到了工錢,加上那些經濟殖民地就算是沒錢,但是中華民國有錢進行投資,所以那些經濟殖民地的發展還是比較快速的。

這次和蘇聯又簽訂了2000萬噸的鐵礦石貿易協議,對於中華民國來說還是有重要意義的,首先是鐵礦石的大量貿易需要鐵路,一條修到烏克蘭的鐵路。

這條鐵路只要建成,日後入侵烏克蘭就非常方便了。俄國那糟糕的交通環境,特別是秋季那泥濘不堪的道路,經常讓人感覺要崩潰,裝甲師在那樣的道路下,一天有時候只能前進二三十公里。

另外就是蘇聯在與中華民國進行貿易之後,中華民國可以獲得較大的貿易利潤,畢竟中華民國向蘇聯出口的是附加值更高的商品,而蘇聯出口的基本上都是原材料之類的東西,附加值沒那麼高。

對於蘇聯來說也是有利益的,首先是蘇聯可以獲得大量的工業裝置,儘管那些工業裝置都是一些不屬於尖端裝置的東西,但是卻能應用到輕重工業的生產當中。另外蘇聯可以換取到石油和橡膠等缺乏的物資。

這樣一來,能讓蘇聯迅速取得發展。

對此中華民國好似有恃無恐,讓蘇聯人不是很理解。

畢竟對於中華民國來說,當前外部環境中,周邊的國家基本上都沒什麼威脅了,唯一的威脅就是蘇聯。

但是為什麼要和蘇聯合作?讓蘇聯取得發展呢?

實際上中華民國此時已經不把蘇聯視作是威脅了,而是把蘇聯視作是一頭獵物,一頭北極熊而已。

就算是開戰,蘇聯有工業又能如何?

中華民國可不是德國。

德國人都能快速把蘇聯打得狗吃屎,要不是德國人在戰略空軍方面的失誤,讓蘇聯在烏拉爾山脈以東重整工業,並且用英美等國援助的軍事技術在軍事裝備上迅速取得發展,以及寒冷氣候阻擋了德軍,否則蘇聯早就完蛋了。

中華民國卻是不同,中華民國能夠迅速將西伯利亞拿下。而且能夠迅速將蘇聯全境的工業生產炸到癱瘓。

蘇聯人龐大的版圖緩衝對中華民國來說也沒有什麼作用了,中華民國的勢力範圍都擴張到高加索了,往西一打就是烏克蘭。

實際上列寧等人現在也很無心和中華民國起衝突,畢竟中華民國那龐大的工業,把他們的信心都搞沒了。

對於他們來說,現在兩國能相安無事那是最好不過的局面。所以向中華民國這種階級敵人國家做交易的情況也就出現了。

不過此時的蘇聯要想發展,還不是那麼容易。

蘇聯就算是有工業裝置,也還得有技工和工程師這類的人才,而此時還沒有美國經濟大蕭條引發的世界經濟大蕭條,沒有誰願意去蘇聯謀生。所以如今的蘇聯,人才的底子是很薄弱的。

另外在基礎設施方面也還比較薄弱,此時的蘇聯只是剛從沙俄統治中走過不到4年的時間。

這麼點時間,能做什麼?

第一個五年計劃還沒完成三分之一呢!

現在蘇聯人連糧食都還沒有生產清楚,在雙方簽訂了貿易協議後,立即從中華民國進口糧食。同時向中華民國出口皮草、寶石之類的原材料。同時還進口了一批奢侈品。

這次雙方簽訂的貿易協議是有配額的,像奢侈品這樣的東西,蘇聯就定了一個配額,進口量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