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方向擴張版圖,而且中華民國的計劃,也就是將版圖擴張到烏拉爾山脈以東地區。
其他的地區,則是用來當做經濟殖民地。
會向蘇聯方向擴張版圖,主要是那裡人口少,直接佔領沒太大問題。其他方向的土地上則有大量的異族,可以用來奴役,自然是當做經濟殖民地才能攫取到更多的利益。
此時正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蠶食蘇聯的版圖。
蘇聯此時為了結束戰爭,已經沒有任何主動權。
什麼不割地,不賠款都是虛幻了。
當蘇聯代表將中華民國提出的條件傳回蘇聯高層那裡時,氣氛直接沉默了。
沉默良久,列寧開口說道:“答應中國人的條件。”
斯大林抽著煙,感覺肉痛極了,斯大林是一個比列寧還要民族主義的傢伙,有著俄羅斯人對版圖的典型執著。
但是形勢比人強,蘇聯現在是不得不低頭了。
“我們要是不答應中國人的這個條件,我們連西伯利亞行政區都保不住,這是我們現在唯一的選擇了。”列寧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正當世界各國等著看好戲的時候,形勢的發展卻讓歐美各國失望了。
蘇聯很快就和中華民國簽訂了《中蘇和平協議》,協議中蘇聯承認了在邊境上集結重兵的錯誤行為,並願意重新劃分國界,將新國界定為以葉尼塞河為新的邊界線,葉尼塞河以東將全部歸屬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也將從蘇聯撤軍,同時蘇聯承認高加索各國的獨立。
最重要的是,雙方達成協議,禁止在邊境線上部署超過100萬的軍隊。這一點使得中華民國在邊防上的壓力大大減輕了。
特別是重新劃分邊界後,中華民國在漠北地區的防禦徹底沒有了威脅。
以葉尼塞河作為邊界線後,整個貝加爾湖歸入中華民國的版圖,而伊爾庫茨克也成為中華民國的了,邊上就是蘇聯的版圖。然而版圖邊界線沿著葉尼塞河從貝加爾湖以西向西北方向延伸。
那裡沒什麼人口,中華民國和蘇聯都不可能在那裡佈置多少兵力,蘇聯人也不可能從那裡進攻。
另外中華民國在漠北還有唐努烏梁海作為屏障,那裡的山區使得蘇聯不可能展開多少兵力。
以前俄國人在遠東行政區修建的鐵路和公路也變成中華民國的了。
對付蘇聯的國防問題,也就是蘇聯的西伯利亞行政區這一塊,以及烏拉爾山脈以南那一塊區域。也就是西域行政區北部,而在西南部,則將扶持高加索聯邦,也不再需要重點盯防。
特別是雙方在邊境所部署的兵力都不超過100萬之後,蘇聯想要偷襲中華民國幾乎不可能了。
因為大規模的兵力調動必然是瞞不住中華民國的,只要蘇聯向邊境調動軍隊,中華民國也就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中蘇友好協議》一經公佈,便震驚了世界。
這場戰爭,結束得太快了吧?
第360章 輿論風波
這次中華民國對蘇聯的軍事制裁,僅僅進行了不到兩週的時間,半個月不到蘇聯就支撐不住了,向中華民國妥協。更新最快【】
此時的蘇聯打不過中華民國也是情理之中的,蘇聯剛剛組建沒幾年,此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又經過了一場大規模的內戰之後,蘇聯的實力甚至是連之前的沙俄都比不上。整個蘇聯,連俄國時期的生產都還沒恢復過來,哪有多少力量抽調出來用在戰爭上,頂多就是歐美為蘇聯提供一些援助,但是根本無法短時間改變蘇聯還很弱小的事實。
中華民國則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西北政府就可以和俄國叫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中華民國並沒有參與到那場消耗戰當中,反而是藉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東風,大力發展經濟和基礎設施。
儘管和日本有過戰爭,但都不是持續太長久的消耗戰。
接下來的全國統一,更是沒有爆發什麼內戰,透過拉攏分化、炫耀武力等方式使全國各省軍閥屈服在了沈凝雲的統治之下。
經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則靠地方政府的基建迅速拉高。
這個時候的中華民國,工業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一,蘇聯在中華民國面前,簡直就是小朋友的級別。
中華民國對蘇聯進行制裁,簡直就是在欺負小朋友。
當然,蘇聯也有其優勢。那就是以民為壑,以及擁有寒冷的冬季,和泥濘不堪的秋季。
不過這次進攻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