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部分

而且相比平爐鍊鋼,不僅冶煉時間縮短了,並且出爐後的鋼鐵處理方面,也更加方便,節省了平爐鍊鋼之後的幾個環節。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大量的廉價鋼鐵,成為了中華民國崛起的關鍵支撐。

這個時代的戰爭,軍事技術還沒有後世那麼變態,所以還是處於拼鋼鐵的時代。

特別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拼鋼鐵將成為主流。所以這個時候,沈凝雲在不斷的擴大鋼鐵生產規模。

中華民國這個時候鋼鐵生產出來,消耗掉是比較容易的,這個時候老百姓都在迅速的富裕起來,財富也在不斷的積累。而需要建設的東西非常多,特別是在此時經濟受到大量刺激,集中性爆發出來之後。

這種集中性的爆發,能帶來很多戰略層面的好處。

例如建設要用10億噸的鋼鐵,如果分成十年建設,那麼每年只需要冶煉1億噸的鋼鐵。如果把建設集中到5年,那麼每年就需要2億噸的鋼鐵產能。

其他行業也是如此。

當經濟繁榮到一定程度,大量的民資老闆都會失去理性的瘋狂建設,從而建設起大量的工業產能,如此一來,一旦到了戰爭階段,那些工廠就是現成的可以用來生產軍工品的工廠。

所以這次財團掌控的中華聯合儲蓄銀行的大量放貸,對於中華民國參與接下來的全球爭霸戰爭是有重大意義的。

而歷史上二戰前的美國也就是這樣的操作了一把,為美國打下了奪取世界霸主的物質基礎。

中華民國要想打爆歐洲,以此時中華民國的人力物力,是沒什麼問題的。問題則在美國身上,美國這麼操作,中華民國肯定也要這樣操作,否則無法發揮出人口上的巨大優勢。

“以我們未來超過世界各國兩倍以上的工業實力,我們的海軍甚至也可以維持為世界各國海軍的兩倍噸位,不過只是有沒有這個必要的問題。”沈凝雲輕鬆的說道,強大的工業已經給他們帶來了強大的底氣。

“兩倍以上的海軍噸位,顯然是沒有什麼必要的。就算是英法美意四國締結海軍聯盟,他們的海軍也不可能全部派遣到亞洲來。但是英法美意如果要和我們進行軍備競賽的話,我們既然在工業規模上佔據優勢,那麼我們就和他們進行軍備競賽,他們造多少噸位的軍艦我們都可以奉陪。直到他們撐不住為止。”林瑞陽充滿信心的說道:“而保持一樣噸位的海軍,相比英法美意四國各懷鬼胎,不夠齊心,我們卻是沒有這樣的問題,一旦發生海戰,我們沒有失敗的理由。”

“嗯!這個對策不錯。”沈凝雲點頭道。林瑞陽提出的這個對策,則是建立在中華民國優勢的工業規模上的。

反正在相同的海軍噸位基礎上,英法美意四國是肯定拼不過中華民國的。也就意味著英法美意四國的海軍就算是不斷的和中華民國展開海軍軍備競賽,那麼結果就是英法美意首先撐不住,中華民國卻可以很從容。

到時候中華民國的海軍總噸位和英法美意相同,那麼英法美意想要聯合起來和中華民國進行海上決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這是四個國家,英法美的關係倒是比較牢固,但是義大利卻不是那麼可靠。另外就算是英法美三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在財團的維繫下比較牢固,但是他們的海軍指揮方面,肯定也不如一個國家的海軍那麼方便。

所以海戰方面,中華民國的勝率很大。就算是海戰沒打贏,但是海軍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只要不是做出很2的行為,那麼損失的也只是一部分。更多的,還是拼消耗,到時候中華民國的造船廠全面開工製造軍艦,絕對能夠耗死英法美意。

另外一方面,則是佔用的民力。這方面雙方各有優勢。

首先英法美意四國很多基礎設施該建設的都建設了,沒建設的還在建設。但是基礎比中華民國要好得多。因此所佔用的民力,是比較充裕的。

中華民國則在人口上佔有優勢,不過基礎設施建設上用了很多人口。因此中華民國在海軍投入太大,會一定程度的拖慢老百姓富裕起來的速度。不過這對於中華民國來說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反正經濟正處於繁榮期,繁榮期的結束與否,取決於市場消費。因此只要市場還未飽和,就可以一直的繁榮下去,消費市場的飽和也意味著老百姓富裕起來了,該消費的也都消費了。所以問題實際上也不大。

於是中華民國的海軍總噸位的政策就這麼制定了下來,這個政策以英法美意四國的海軍噸位之和為標準。

英法美意四國的海軍聯盟剛剛締結,中華民國這邊也就拿出了相應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