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體操作則是西北集團負責。西北集團在江浙建立了裝置最先進的繅絲廠,比日本的繅絲廠生產效率要高得多。

西北政fu的補貼之下,生絲自然是大量的被生產了出來。然後西北集團將這些生絲向國際市場進行銷售,而且是比日本生絲價格更低。加上質量又不比日本生絲差,口碑自然很快就上去了。

國際上的生絲商人都知道,現在中國生絲比日本生絲還要便宜。

日本生絲降一塊錢,中國生絲必然也會降價一塊錢,不管日本生絲怎麼降價,中國生絲總是比日本生絲價格更低。

為了打這場經濟戰,西北政fu每年補貼桑蠶養殖戶要付出高達兩億元的支出,比得上日本海軍的支出了。

效果也很明顯,日本金融在這樣的持續打擊下,已經搖搖欲墜。

日本政fu陷入了頭疼無比的金融危機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政fu只好削減了一部分的海軍支出。

同時日本國內的桑蠶養殖農民大量破產,而工業就業也開始下挫,日本經濟被西北政fu的經濟戰搞得一團糟。

西北政fu儘管每年要付出兩億銀元的補貼,但是錢花在農民身上,那些桑蠶養殖戶拿到錢只後會拿去消費,透過消費商品的方式,錢又流入西北集團的手中。反正這些補貼所支出的錢依舊在內部,沒有外流。

日本政fu也搞補貼?

問題是日本政fu搞得起嗎?

雙方都搞補貼,都搞價格戰的話,那麼生絲業將徹底的沒錢賺。日本政fu為的是平衡進出口收支,一旦和西北政fu耗上,那麼只會損失更加慘重。

畢竟全球生絲需求就那麼大,********多賣了一點,日本就少賣了一點。日本政fu要想多賣,只能降價。但降價之後,西北政fu同樣降價,到最後日本政fu依舊無法在生絲上賣到足夠量的錢。

日本的經濟在西北政fu的衝擊下越來越糟糕,國內的問題不斷湧現。

此時的日本,正迫切的渴望著西方人即將爆發的那場戰爭,以扭轉他們出口不景氣的問題。

但是因為海軍軍費的削減,以及華東艦隊的發展,日本政fu已經陷入了一定的恐懼之中。

從總總跡象表明,西北政fu對日本有強烈的敵意。

不管是補貼生絲業,還是華東艦隊戰列艦的命名上,西北政fu對日本政fu開始虎視眈眈。

情報收集工作變得極為頻繁,但是日本特工的損失也很慘重。

但是日本政fu沒有放棄,而那些成功潛伏的特工則源源不斷的發回了華東艦隊的情報。

只是這些情報馬上就讓日本政fu傻眼了,很多時候兩名特工的報告根本就對不起來。

有的說華東艦隊訓練有素,有的說華東艦隊訓練廢弛。有的說華東艦隊還有兩艘戰列艦在建,有的則說華東艦隊有十艘戰列艦在建。有的乾脆說沒有戰列艦在建。

這些雜亂的情報傳回日本,讓日本政fu頭疼無比,根本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個情報。

相比之下,沈凝雲則極為愜意的觀看著海軍的炮擊演練。

這次炮擊,一共有三艘靶艦,華東艦隊在二十公里外發動炮擊。

經過五輪炮擊,三艘靶艦不同程度中彈,在這樣的距離上,華東艦隊的命中率顯然高於世界各國海軍。

此時世界各國海軍的開火距離一般都是十公里左右,再遠就不是很準了,基本上都只能靠蒙運氣。

相比之下,華東艦隊的光學火控系統更加先進,這是沈凝雲親自參與設計的火控系統,在二十公里外,就具備一定命中率。

這樣的光學火控系統,技術水平大致是在二戰時期的水平,領先世界三十年左右。

又經過了兩輪炮擊,三艘靶艦全部被擊沉。

華東艦隊光是這種準頭,就足夠讓任何對手喝一壺的了。

看到海軍有這樣的組建速度,沈凝雲很高興,他此次前來視察海軍,主要是開始計劃對日本的進一步的扼殺。

此時日本經濟被搞得快要崩潰,日本唯一的希望,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次戰爭將使日本獲得大量的工業生產訂單,從而從一個負債國變成一個債權國。並且扭轉經濟頹勢,改變貴金屬外流的局面。

但是,如果日本也掉進戰爭的泥沼中又會如何?

沈凝雲此時已經開始醞釀一場新的戰爭,那就是對日戰爭。

規模不需要太大,就是日俄戰爭的規模就足以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