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西北集團的這些道路修建進行了廣泛的融資,在西北連普通工人都開始普遍購買股票,所以資金比較充足,這些道路修通後,又可對各地經濟進行拉動。

另外西北在農業改革上也未停止,機械化農業規模在1914年開始擴張,就算是戰爭也阻擋不了農業機械化的腳步。

西北集團這一年正在完成年底前建設起5000萬畝耕地施行機械化種植的計劃,西北的農業機械化改革已經開始進入加速階段。因為農機生產現已經逐漸建成,農業機械採用流水線生產後,成本降低了很多。

不過機械化農業這個東西,開始的投入是比較高的。主要是投入之後,長期的效益很好。

一臺大型的農業機械,用個十幾年那是非常容易的,中間維修維修,用個二十年也許都不成問題。一天可以幹完比幾百名農民還要多的農活,這節省下來的效益累計個十幾二十年,那就非常可觀了,絕對能收回成本。

而且帳不是這麼算的,一個人可以幹數百個人的活,那麼就可以從土地上解放出數百名勞動力。這數百名勞動力如果投入到其他的工作上,那每年能生產建設出多少東西呢?因此機械化農業還掩藏著很多隱性的效益。

因此機械化農業儘管剛開始投入成本高,但是效益卻是非常高的。

當然農業機械化也是有缺點的,那就是破壞生態多樣性。但是生態多樣性在發展面前已不算什麼了,這就是發展的代價。

人類發展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在這個全球都在發展的時代,如果不發展的話,那麼代價會更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北集團在農業機械化的普及上非常上心。不僅大量融資,而且西北政fu還給與了優惠的稅收政策,保障其效益,以吸引更多的民間資金投入農業機械化的改革中。

此前西北地區,已經有6000畝土地進行了農業機械化改革。加上1914年的5000畝改革計劃,到年底將有1。1億畝土地完成機械化種植。

其中棉田的農業機械化發展最快,大量的摘棉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開始進入應用。大大的提高了棉花種植效率,特別是棉花采收環節,過去一到棉花采收時節,摘棉工天還沒亮就得出門,一直忙到天黑才能收工。如今用摘棉機就行了,大大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並且已經有不少農民轉型成了城鎮人口,開始從事工業方面的工作。

機械化農業規模越大,解放出來的農業人口越多。而且農業做強了,國家就不會發生什麼大饑荒。

戰爭期間生產規模最大自然還是軍火,以及大量的貨運汽車被生產出來。但是很多民用專案依舊沒有停止,那就是房地產建設家庭汽車製造。

這是為了戰後的消費熱潮做準備,戰爭期間將發行大量的戰爭債券,戰後如果沒有足夠的商品準備,那就會造成通貨膨脹。

120萬兵力參戰的戰爭,讓整個西北進入戰時生產,加速生產下完全可以邊支援戰爭,邊建設民用專案。

西北的工業發展,在這個時期已經顯示出了強大的生產能力。

而在前線,日軍總司令神尾光臣雖然對頭一天攻勢的失利極為鬱悶,但是經過頭一天的進攻,也試探出了西北國防軍的許多情況。

西北國防軍擁有極為精良的軍事裝備,自動火力很強大。相比之下,使用廉價軍事裝備的日本陸軍,在西北國防軍面前就像是一名乞丐。

不過神尾光臣相信,意志終究是可以戰勝物質的。西北國防軍就算是有強大的物質又怎麼樣,膽小怯弱的支那人,在日本陸軍的凌厲攻勢下終將會如陽春白雪般迅速消融。

就在神尾光臣考慮著如何攻下一塊可以容納更多兵力的對岸陣地時,西北國防軍第016師突然後撤。

首日激戰,西北國防軍016師告捷,擊斃日軍3。5萬,硬生生的打掉了日軍一個多師團的兵力,打殘了兩個日軍師團。

但是016師在經過簡單的戰場打掃之後,把日軍的槍械之類的武器全都弄走後,就匆匆後撤。

這讓日軍指揮部的日軍高階將領們一個個摸不著頭腦,十分困惑的看著這個從前線傳回的敵情。

“支那人突然後撤,攻入滿洲的大門竟向我大日本帝國陸軍洞開。難道這是支那人的詭計?”神尾光臣疑竇的看著地圖。

016師的後撤,意味著日軍可以向丹東方向展開更多的兵力了,按照參謀部的測算,016師讓出來的陣地,可以使日本陸軍投入十五萬左右的兵力與西北國防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