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展開,而且容易被我們趕進海里,所以不太可能從旅順方向對我們發動進攻。”
旅順原本是俄國租界,是俄國在中國獲得的不凍港,被打造成了一個要塞。不過日俄戰爭期間,俄軍最後放棄抵抗,這個要塞也就落入了日本手上,後來被割讓給了日本。
“日軍既然是從朝鮮方向進攻,那麼我們可以先誘使一部分日軍跨過鴨綠江進入丹東戰場。然後用飛機炸掉鴨綠江大橋,從而切斷日軍補給。然後集結優勢兵力,迅速將過江的這那一部分日軍部隊吃掉。”沈凝雲看著地圖說出了他的意圖。戰爭說簡單也簡單,就是想辦法分割敵人的兵力,然後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殲滅。
鴨綠江的就是一個天然的阻礙,即會對國防軍進攻朝鮮造成麻煩,同樣也會對日軍造成麻煩。
“司令,那我們向朝鮮進攻時怎麼辦?”王東昇問道。
“我們用兩棲登陸戰車,還可以架設浮橋。”沈凝雲說道,王東昇點頭道:“可是日軍在鴨綠江大橋炸燬後同樣也會架設浮橋。”
“這就需要空軍還海軍配合,對鴨綠江進行封鎖。我們可以將華東艦隊調入渤海,然後依託空軍的保護將日本海軍從鴨綠江口海域逼退。然後用護衛艦、魚雷艇對鴨綠江進行封鎖。”沈凝雲早有計劃,參謀部經過商討後發現此計劃可行性極高。
這個計劃主要是依託軍事技術的發展。
孫子兵法有云,兩軍對壘以正合,以奇勝。這個奇,即有人力上的奇,也有物力上的奇。
‘人’方面的奇,就算是窮盡心力,依舊無法超脫‘人’的侷限,很容易被敵軍所預測。但如果軍事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把人力上的不可能變成可能,而且敵軍不知道,那就可以讓敵軍防不勝防。
世界各國對空軍的應用還沒有任何經驗,日軍根本預料不到西北國防軍可以依託空軍配合海軍艦艇對江面進行封鎖。
“我們若是能成功殲滅渡過鴨綠江的日軍,就能扼殺日本向東北擴張的妄想,在鴨綠江一線的戰事則基本告一段落,進而就可以慢慢對付旅順日軍,旅順日軍一旦拔除,日本在中國大陸便再無軍事力量存在。”沈凝雲說道。
此時丹東戰場前線,日軍的進攻遭到了西北國防軍的強力阻擊。三千名日軍發動進攻二十分鐘後,狼狽的丟下了兩千多具屍體,再次敗退了下去。
日軍那邊一退,西北國防軍的機槍立即轉移到了地下工事中。日軍剛退下去,在鴨綠江對岸的日軍重炮立即向西北國防軍的陣地一頓炮擊。
西北國防軍這邊的重炮同樣予以了還擊,而且比日軍的重炮火力猛烈得多。雙方的炮兵部隊隔著鴨綠江你來我往,日軍炮兵部隊默契程度很高,嚴格按照訓練的要求,在遇到某種情況下如何反應,而所有炮兵部隊都統一採用這樣的標準,則將具備高度的默契。
如受到了炮擊,那麼他們的共同反應就是還擊。
在沒有無線電通訊的情況下,日軍炮兵部隊正是透過這種統一的戰場反應標準,達到了十分驚人的配合程度,對戰爭迷霧的克服能力很強,與德國炮兵非常相似。
因為日軍炮兵的合作很默契,所以日軍炮兵至今都還未大規模的裝備無線電通訊裝置。
相比之下,西北國防軍的炮兵部隊同樣是德國模式,對戰爭迷霧的克服能力並不差多少,而且有無線電通訊和空中偵查,優勢非常明顯。加上火炮數量眾多,是日軍重型火炮的近三倍,雙方炮兵的角鬥一開始日本炮兵部隊就處於下風,被西北國防軍炮兵部隊壓著打。
日軍接著又組織了數次進攻,規模越來越大,負責進攻的日本第六師團四個聯隊幾乎全部壓上。
結果全都無功而返,他們所進攻的西北國防軍016師見招拆招,一次次的挫敗日軍的攻勢。
一天下來,日軍第六師團死傷慘重,傷亡率將近50%,整個師團僅僅一天就被打殘。相比之下,016師的傷亡僅有1000餘人,雙方的傷亡比率達到了12:1的程度。
當天,西北政fu在蘭州召開新聞釋出會。
新聞釋出會上,西北行政總理沈進文宣佈日本不宣而戰,熱愛和平的西北政fu迫於無奈向日本宣戰。
“日本倒行逆施,意圖再次侵略中國,是中國人民所不允許的,在這裡我代表西北政fu及********四萬萬人民,正式對日宣戰。同時西北即日起今日戰時生產狀態。”
同時通電全國。
通電一出,再次牽動了所有中國人民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