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要出口軍火、汽車。
“按照現在的鋼鐵建設速度,明年就可以將鋼鐵產量提升到1800萬噸,我們除了投資建設西域鋼鐵基地外,還將投資華東地區的馬鞍山鋼鐵基地,從而支撐華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加上河北邯鄲地區的鋼鐵基地。到1914年,我們的鋼鐵產量就可以達到2000萬噸了,比原先計劃的1300萬噸,已經高出了一倍。”孫繹龍說道:“至於現在鋼鐵產量跟不上,那就只有進口德國鋼鐵了。”
德國有大量的鋼鐵產能,之所以產量上不去,那是因為世界經濟蕭條。如果向德國進口鋼鐵的話,還能增加德國的戰爭潛力,讓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得更兇猛。至於美國,鋼鐵產能很牛逼,現在鋼鐵產量已經突破3000萬噸了,這還是用平爐鋼技術形成的產能。不過西北集團絕對是不會向美國進口鋼鐵的,因為沈凝雲將美國視作是威脅最大的國家。
********如果要獲取世界霸權地位,那麼英法德俄及日本這些國家,只要自身戰爭潛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不是什麼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美國。
進口德國鋼鐵也不會造成什麼財富外流,因為西北工業還有大量的出口。現在********要的是發展速度,只要維持資金鍊不斷裂就可以了,黃金什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還怕沒有嗎?
沈凝雲無奈的說道:“估計到時候2000萬噸依舊不夠用啊!繼續加大鋼鐵投資吧!爭取在1914年之前形成2500萬噸的產能。”
鋼鐵產量的增長,主要是取決於礦山建設速度。就如後世的中國,鋼鐵在吃透了轉爐鋼技術後,三年內產量增長一倍,那是幾億噸的產能。
此時西北集團的在鋼鐵冶煉技術上已經吃透了,就是礦山建設速度的問題。
而西域地區有絕佳的鋼鐵冶煉條件,首先富鐵礦有,煤礦離得也不遠。
至於鍊鋼爐,這東西的建設速度還是很快的。礦山產能建設方面,主要以向露天開採技術方向發展。那時候鋼鐵增長速度就快了。露天開採得有更大的挖掘機,西北的挖掘機技術是在不斷進步的,並越造越大。
“這有點難度,不過如果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投入,還是可以達到的,只是成本更高。”白成明估計道。
“成本高不是問題。”沈凝雲當即說道,1914年期間那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要爆發的,到時候2000噸鋼鐵哪裡夠用。
畢竟中國這麼大,到時候要發展的不僅是西北省份,還有其他省份也是要發展的。中國四億人口,鋼鐵消耗量就大了。加上都時候要大量出口,鋼鐵哪裡會嫌多。
就算是出口不給力,中國能建設的專案多得去了,還會愁鋼鐵沒地方用不成?
就像是德國,鋼鐵產能高到1300萬噸,鋼鐵沒地方用的情況下,修了9。8萬公里的鐵路,相當於德國到處都是鐵路網,甚至是把鐵路修到工廠門口。要知道就算是後世的中國,鐵路也僅有十多萬公里。
當然,時代不一樣,這年頭沒有汽車。所以鐵路非常重要,德國人相當於是把火車當汽車用。
現在德國的鐵路網修好了,鋼鐵沒地方用,資本實在沒地方投資的情況下,則開始大造軍火、軍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必然爆發的,因為德國容克財團必然要向外擴張。
就算不爆發,中國也有大量的鐵路、公路要修,還要造大量的汽車、農機、施工機械等等。
四億多人的龐大市場,2500萬噸的鋼鐵產量平均一下,每個人的鋼鐵根本就沒多少。
如今西北的鋼鐵不夠用,主要是因為家庭汽車的銷量迅猛增長,這主要是戰後老百姓手上的戰爭券多了,能買得起大件商品。才導致原本以為夠用的鋼鐵產能現在完全不夠用了。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戰略鐵路必須打通。兩三年內歐洲必然爆發一場大戰,到時候我們直接從西域出口商品,就必須打通波斯方向的出海口。所以我們得把鐵路修到波斯沿海港口去。”沈凝雲又丟擲了一個目標。西北集團立即將鐵路修到波斯邊境,而要想修到波斯沿海,則需要軍方的配合。
沈凝雲來到最高統帥部,與軍方高層商討戰略鐵路的問題。
王東昇說道:“波斯現在也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國家,此前波斯之所以沒有被英國完全政fu,主要是因為俄國的勢力也介入了波斯,從而形成了平衡。如今雖然俄國的勢力依舊接觸著波斯,但戰後已經大為削弱。現在我們西北政fu必須介入波斯,才能形成新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