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屠宰場及牲畜交易市場。
這些牲畜中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肉用型,一類是農用型。有些有養殖價值,有些牲畜則沒有什麼價值,比如那些農用牲畜。西北地區的農業,拖拉機此時已經很普及了。同時西北集團已經開始普及農機,不過農用牲畜還是有一些。
現金方面,則搶到了1。2億英鎊,相當於是12億銀元。
其他的古董、珠寶、黃金、裘皮等奢侈品的價值還未統計出來。另外還有糧食、礦石、機器裝置等等。
俄國這個國家儘管人民很窮,但是政fu和貴族卻是比較富裕的。同時外資也很富裕,俄國的外資在這次戰爭中同樣也遭受了嚴重損失。
經過快速的初步統計,終於得出了評估資料。西北集團的統計團隊給出了一個驚人的資料——30億!
這是一個比較粗略的估算,但是也偏差不到哪裡去。
要知道這場戰爭,西北國防軍打掉的錢,也只有30多億。而沈凝雲指揮下的這場洗劫,為西北政fu搶回了30億元的戰利品,可以說是直接收回了戰爭成本。
而且這次估算,還未將那些抓來的俄國勞動力及大白馬的價值計算在內,這場戰爭絕逼的是賺了。
不過很多戰利品的變現會慢一些,因為實物太多了。
反正財團不缺錢,可以慢慢變現。
大部分戰利品,都以比較便宜的價格交給西北集團處理。而西域省的礦產及有價值土地,也都低價賣給了西北集團。而西北政fu這次戰爭中向西北財團借的35億元也就這樣償還掉了。
實際上西北政fu和西北集團就相當於是一家,只不過分成了兩個運作系統。
這只是一個財富轉移的過程,至於西北政fu是否有財政赤字的問題,這主要是從稅收角度去考慮的。
如果想要加稅,自然就讓政fu使勁揮霍鈔票,然後搞出財政赤字,這樣才有加稅的理由。如果不用加稅,可以削減財政赤字。
一場戰爭下來,光是戰利品就收回成本了。而西域省這塊地盤完全就是賺大發了,大量的土地,大量的礦產。
而且花出去的三十億元,這些錢還在老百姓手上。
實際上戰爭期間發行的戰爭幣遠不止30億,而是150億。30億是指政fu向西北集團採購的軍火、物資,及軍餉支出。但是在戰爭期間,西北集團還投資建設了大量的軍用工廠、鐵路、公路、電站,以及民用的商品房等等。
也就是8個月的戰時生產中,整個西北民眾的工資。由於商品消費的限制,這150億元還在老百姓手上。
“現在戰爭已經結束了,不過我們要建設的專案還有很多,特別是西域省的建設,現在還是一片空白。接下來,就是解除商品消費限制,取消戰時生產製度。不過150億的戰爭券湧入消費市場,造成市場繁榮是肯定的。但如果一下湧入太多,也會使商品供應不足。”沈凝雲在西北集團的總部對孫繹龍說道:“馬上進行市場融資,讓老百姓的資金也參與到西域省的開發當中去。”
“是,少帥。”孫繹龍點了點頭,接著建議道:“屬下認為,讓民眾的投資回報率保持在10%~15%,就有極大的吸引力了。”
投資回報率多少,自然也是西北集團說得算的。就入機械化農業,投入的成本儘管很高,但是可以透過政fu減稅、補貼的方式,讓投資者拿到穩定的回報率。如果那些回報率過高的行業,則可以透過提高政fu稅收的方式,將回報率壓低。
相當於西北集團不坑老百姓的錢,同樣也不會讓老百姓的投資收益過高。而普通老百姓透過購買西北集團旗下產業的股票,每年都可以拿到穩定的分紅。
西北的證券交易所,更主要的功能就是融資,而不是坑內部民眾的錢。
當普通民眾都持有很多股票後,就會產生一大群的中產階級,這些中場階級將成為市場消費的主力軍。
財團的產業儘管大量融資,但是財團可以透過政fu將利潤控制在一定程度。而政fu從財團身上獲取大量稅收之後,財團要把這些錢轉移回來,就讓政fu不斷的花錢,去購買財團獨資產業的商品,例如軍火。
軍火是財團獨資的,還有其他很多產業也是獨資的。政fu採購一般都是從西北財團的獨資企業購買。
如此一來,錢就轉移回財團手上。
財團再拿錢去投資,不斷的滾雪球。一旦發生戰爭,財團有大量的錢可以借給政fu,政fu根本不用怕沒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