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部分

不過這支龐大的軍隊,裝備非常寒酸。很多步兵排,三十多名士兵,卻有五六支步槍。火炮方面更是隻有500餘門。兵員方面,幾乎都新兵。

主要是俄軍敗得太快,裝備都丟得差不多了。如果俄軍沒有快速被擊敗,就算是有三百多萬的傷亡,只要源源不斷的補充上去,武器裝備的損失也不會嚴重到這個程度。

這支規模龐大的俄軍,士氣非常低落。他們裝備不怎麼樣,又沒有什麼戰場經驗,更沒有高額軍餉建立士氣,同樣也沒有強大的個人作戰素質支撐士氣。

相比西北國防軍,戰爭期間每天1。5元軍餉,一個月的收入達到45元,一名士兵的軍餉都比得上俄軍一個排了。加上西北國防軍有精良的裝備,訓練有素計程車兵。

西北國防軍計程車氣,首先是建立在個人作戰素質之上的,艱苦的訓練讓西北國防軍上下充滿自信。其次是建立在金錢和裝備上的,西北國防軍的高額軍餉加上精良裝備,讓國防軍士兵相信他們能戰勝一切敵人。而充足的後勤補給,也讓西北國防軍計程車兵保持著充沛的體力和精神。

西北國防軍這種特點,有點像是德軍和美軍的綜合體。

德軍的作戰,靠的是高素質的軍官和士兵,但是持久能力不長,一旦戰爭時間一長,這些人死光之後就不好打了。

美軍則是靠金錢和裝備、補給,一開始容易被人打成2b,但是持續作戰能力很強。同時過度重視金錢作用,使美軍素質低下,作戰、駐軍過程中經常發生弓雖。女乾等劣行。

美軍一戰、二戰能取得成功,主要還是因為參戰比較晚,敵國的銳氣已被消耗殆盡,這時候再加上美國龐大的工業支援,自然能夠打垮敵對陣營。但是在太平洋戰爭初期,還是被裝備成本廉價的日軍打成了2b。

西北政fu此時有足夠的工業支撐,也有財團做支撐,自然可以支付得起高額的戰時軍餉和撫卹金。

同時作為一個東方文明國家,更加能夠領悟戰爭的殘酷性。因此東方國家的軍隊,會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是一觸即潰,一個就是像西北國防軍這樣,一旦成為有信仰的軍隊,那就是與敵人死磕到底,擁有堅強的作戰意志。而不像西方人的軍隊那樣,士兵上戰場都能打,但是士兵感覺自己盡力了還打不贏那就乾脆的投降。

加上西北國防軍注重軍隊素質的提高,平時訓練刻苦,儘管在軍官方面與德軍還有一定差距,但是經過一場大規模戰爭之後,與德軍的差距將會縮小。再多打上幾次,基本上也就沒什麼差距了。而在士兵作戰素質上,甚至比德軍還要強大。

再則一場大勝,讓西北國防軍計程車氣已經要突破天際了。

此時的俄國處境非常不好,一場大敗過後,軍中普遍存在西北國防軍如何如何強大的言論,革命黨趁機在軍中宣傳革命,號稱沙皇尼古拉二世是要將他們派到戰場上去送死。導致很多士兵存在嚴重的厭戰情緒。

革命黨趁著俄軍大敗,在俄國到處宣傳革命,加之此時俄國有革命基礎。這個剛從農奴制走出的國家,自然不可能重視普通民眾的生存,只懂得壓榨。而經過改革之後,以前那些當農奴的俄國人突然有了更高的追求,革命一煽動,也就造成了很多俄國人開始造反,一時間俄國到處都是工人暴動。

俄國之所以完蛋,主要還是因為改革。正如那句話所說的,鋪平革命道路的不是革命者,而是改革者。

改革,導致人心變了。

尼古拉二世非常驚恐,西北國防軍已經打到高加索了,如果繼續揮師向西就將打到俄國歐洲本土了。

加上到處都是革命暴動,內部都有些自顧不暇了。

而此時雙方的談判依舊處於焦灼的拉鋸戰當中,英法支援俄國不賠款,但是德國卻是在支援********獲得賠款,加上********此時在戰場上佔據上風,俄國在談判桌上完全不佔什麼優勢。

處境不妙的俄國,只好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沙皇尼古拉二世此時已經沒有了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的念頭。

丟臉已是其次的了,維持統治才是最重要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國在談判桌上終於做出了讓步,同意將巴爾喀什湖及以東地區割讓給********。

不過西北政fu不買賬,西北政fu要的是鐵礦石。雖然沒有要將整個中亞都一口氣吞下去的意思,但是卡拉幹達地區是必然要佔領的。

哈薩克有90億噸鐵礦石,而且大多是富鐵礦,其中卡拉幹達地區的鐵礦石儲量佔了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