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獲得西北政fu建立起來的工業體系,那麼對德國來說也是災難性的後果。

所以德國在一邊慫恿俄國繼續死磕的同時,又對西北政fu表示,德國可以為西北政fu提供更大的幫助。

相反的,英法此時卻是不想讓俄國繼續打了。

再打下去,他們對德國的圍堵就會出現巨大的戰略漏洞了。一場戰爭要想勝利,首先得確保戰略上不出問題,其次才是戰術方面。

俄國方面則很矛盾,尼古拉二世非常不甘心。但是想繼續打,又怕俄軍會失敗。西北軍強勢戰勝俄軍,讓尼古拉二世向東擴張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之前輸給日本還說情有可原,但是這次輸給西北政fu,卻是真的輸了。雖然臉是丟到姥姥家了,但是西北軍的實力確實讓尼古拉二世沒有了能夠絕對戰勝西北軍的信心了。

而且投入太大,投入與收益不成正比了。

如果繼續投入財政打這場戰爭,必須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呢?

可是不打,丟的臉也就白丟了。臉真的就丟大了,俄國的國際威信也會遭受巨大的損失。俄國的威懾力,也就是他尼古拉二世的威懾力。但英法已經不支援俄國繼續打了,拿皇家的黃金去打那是不可能的。可是俄國財政是絕對沒辦法拿出那麼多錢的,只能借錢去打,可是英法不借錢了。

尼古拉二世的戰爭經費的困難,說白了就是因為俄國的工業被外資所掌控才導致的問題。

而西北政fu則沒這個顧慮,要繼續打的話,隨時可以奉陪。打個十年八年都沒問題,只要西北工業還在,只要中國人還沒死光。

說白了,戰爭燒的錢,不都是勞動力所生產出來的軍用物資。

但是人民不要錢呢?或者人民要錢,只是錢依舊在內部流通,政fu可以透過稅收,財團可以透過生產商品的方式將錢收回來。因此錢對於西北政fu來說不是問題,完全不是問題。

俄國就不同了,戰爭如果持續的話,那麼錢自然也就被外資所掌控的軍工廠及其他工廠所賺走了,而且外資還可以把錢抽離出境。俄國政fu也沒有本土財團的支援,就是沒有外資在,也不好把錢收回來。

儘管德國和日本此時都在慫恿俄國與西北政fu死磕,但是尼古拉二世自然也明白,德國和日本不懷好意。

德國是有錢,但是德國必然不可能把錢借給俄國。日本窮逼一個,還欠英美一屁股債呢!哪裡有錢借給俄國。就算是有錢,以日本人的小氣性格,也不可能把錢借給俄國。

美國則是打醬油的,儘管美國此時對東北展露出了濃厚的興趣,但是俄國顯然給不了美國想要的。

美國資本此時也在窺視著亞洲,當世界殖民地被瓜分得差不多的時候,美國將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拉下馬,奪取了古巴和菲律賓,如今世界上還未被瓜分的殖民地只有中國了。

西北國防軍的崛起,對各國來說都不是一個好訊息。各國此時都預料到,未來在中國想要獲取更多的殖民利益已經不太容易了。

因為投入的成本太高了,就如俄國這次,投入的成本即高,又沒有如預想的那樣獲得戰爭紅利,馬上就形成一個巨大的財政窟窿。

但是為這個財政窟窿埋單卻是英法。

英法為了要圍堵德國,俄國財政困難之下只能借錢給俄國繼續支撐,因此俄國這場戰爭的失利,實際的錢都是英法承擔的。英法背後,則是羅斯柴爾德財團。

當然,俄國欠錢越多,未來要還的利息也越高。因此羅斯柴爾德財團還是很樂意借款給俄國的。

只是各國及羅斯柴爾德財團都預料不到的是,俄國的借款就是一個坑。

如果俄國政fu一旦被蘇維埃革命政權取代,那麼這些欠款那就是完全沒得還的。而且外資在俄的一切資產都會被共產。

所以為什麼蘇聯成立前期,各國都在出兵干涉。這自然是因為羅斯柴爾德財團在俄國有巨大的利益。

此時的英法已經不再支援俄國繼續向中國西北政fu發動戰爭了,根據西北國防軍的統計,此戰西北國防軍殲滅俄國有生力量335萬。相當於,俄國那些個人素質不錯的軍官和士兵已經打得差不多了。

俄國如果繼續打下去,未來還怎麼圍堵德國?

此時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紛紛開始軍備競賽,各國政fu都明白,一場戰爭將不可避免,而且時間不會太長了,資本的收割週期已經快到了。這個收割週期是貸款時間決定的,1910年世界經濟走向蕭條,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