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蒙古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中國看上去很大,資源也不少,但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少。蒙古的資源就顯得十分重要。
蒙古擁有礦產種類80多種,可開採礦點6000多個,銅礦儲量達到20億噸,儲量規模為亞洲之首,對於中國這個缺銅國來說,拿下蒙古就不用怕沒有銅。煤礦的地質儲量則達到500~1500億噸,工業儲量少說也有上百億噸。鐵礦資源也很豐富,儲量超過10億噸,而且有含鐵量超過50%的富礦。石油方面,蒙古有22個油田,儲量在60~80億桶。
煤礦方面西北政fu倒不是太缺,但是鐵礦和石油,就對西北政fu有很大的吸引力。西北雖有石油,但西北各省的石油儲量加起來,估計還不到蒙古的一半。只要拿下蒙古,中國內部的石油儲量,以這個時代的耗油量來說,西北政fu掌控的石油資源就可以用很久,起碼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沒問題的。
再則,蒙古的磷礦儲量也比較豐富,西北雖然也有磷礦,但是儲量不夠大。化肥生產的原材料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儘管四川的化肥廠已在建設計劃,其他省份的磷礦將陸續進入開採狀態,但卻沒有從蒙古開採磷礦方便,在蒙古修建鐵路比較簡單,蒙古的地形沒那麼複雜,而且沒有什麼大江大河,不用修橋什麼的,只要鐵路修過去,礦產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回來。
在這樣的民族利益考慮下,西北政fu拿下蒙古有巨大的決心。西北政fu這樣的決心,是俄國所無法遏制的。
俄國政fu此時依舊雄心勃勃,沉醉在大國夢之中,對中國依舊存在著很強大的野心,這使得一場戰爭已不可避免。
相比西北政fu積極的準備戰爭,俄國還依舊自大的認為西北政fu不可能對蒙古採取軍事行動。
第133章 接任最高統帥部司令
1912年1月,西北國防軍冬季演習正式拉開,西北國防軍以俄軍出兵五十萬進犯中國邊境為設想,在新疆哈密地區展開軍事演習。
演戲中出動4個甲種軍,3個乙種軍,共計50餘萬兵力。
只見演戲中,各部隊清一色裝備了汽車、三輪摩托車,只有乙種師還保留著一定數量的騾馬。
在機動力方面,西北國防軍可謂世界第一。
演戲中出動轟炸機,對敵軍進行了轟炸,接著以炮兵火力對敵軍進行壓制,在空中偵查與空中火力的配合下,成功將敵軍火炮壓制了下去,隨後部隊到達進攻位置,118部隊開始指導炮兵、空軍投放毒氣彈,前線部隊戴上防毒面具,隨後發動進攻,炮兵以徐進彈幕進行掩護。
敵軍潰敗,西北國防軍以機動優勢將敵軍包圍,然後進行消滅……
演戲比較簡單,但是戰爭中有的都有了,各部隊在演戲中的配合儘管出了一些小插曲,但總體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透過這次演戲積累了經驗,演戲中出現的差錯可以在演戲後繼續強化訓練。
演戲後,出兵蒙古的日期定為開春時節,那時候儘管蒙古還是比較冷,但並非冷得難以承受。
1912年1月,各省紛紛派出代表前往蘭州,袁世凱也派唐紹儀前往蘭州,這些人到蘭州是因為西北少帥沈凝雲的冠禮即將舉行,他們都帶上了禮物前去觀禮。
唐紹儀第一次來到西北,這次唐紹儀前來西北,不僅是代表袁世凱來觀禮這麼簡單,另一方面則是與西北政fu進行深入交流,以爭取到西北政fu對北京政fu的支援。
當火車駛入關中平原時,只見關中平原與潼關外之景象有明顯的差別,鐵路沿線不時可見工廠。望眼看去,一片沃野。地頭的麥苗在寒冬中已經長出,正等待著春天的到來。這些麥苗明顯種得比其他省份的小麥要密集。
唐紹儀不由感到驚奇,對車上的警員問道:“地裡的小麥種得那麼密,難道不怕被風吹倒嗎?”
車上的警員不由自豪的回答道:“那怎麼可能,這麥種是我們西北培育出的抗倒伏高產小麥,所以可以種得更密,畝產比以前的麥苗提高了一倍多。要是再往地裡撒些鉀肥,還可以種得更密,不過鉀肥不好弄,墾殖公司手上都沒多少。”
“那豈不是不愁吃不飽肚子了?”唐紹儀頓時感到震撼,驚喜的問道。警員點頭道:“西北這些年日子越來越好過了,十年前西北百姓還經常要餓肚子,後來糧食靠外省進口,那時候開始就很少餓肚子了。這些年西北糧食已能自給自足了,西北不僅不用進口糧食,還可以拿出糧食賑濟外省百姓。”
“小兄弟知識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