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對俄國的抵制活動,很快全國各省都爆發了反俄遊行。不過可抵制的俄國商品也不多了。俄國對中國的商品輸出本來就不多,比較大宗的也就是煤油。但是西北煉油業崛起後,俄國煤油基本上已看不到了。就連長江流域的美國煤油的輸入份額都銳減了90%,此時的中國煤油市場,是本土煤油的天下。
《西北日報》也強烈譴責俄國的野蠻行徑,“我********西北政fu行政總長沈進文於當日無線電廣播講話中表示:今日的中國已不是昔日軟弱的滿清政權,西北政fu即承擔國防重任,必將誓死抗擊俄軍,就算敵人再強大,國防軍不惜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西北政fu的決心,讓各省民眾都感覺到了希望。
儘管如此,在各列強看來,西北政fu的勝算依舊不大。俄國預備役三百多萬,現役陸軍近一百五十萬,西北政fu只有八十萬現役陸軍,預備役數量未知,但想來不會太多。
俄國一旦以此為藉口,再次將擴張重心放到遠東,那麼英國對德的唯獨戰略將前功盡棄。
西北政fu所表現出的悲壯情懷,馬上在外交上取得了英國的支援,英國政fu立即與俄國交涉,要求俄國將戰爭剋制在一個較小規模內。法國隨即也介入交涉,希望俄國能夠放棄繼續向遠東擴張。
反而是德國採取了外交中立態度,德國此時可謂是最高興的,如果能把禍水引到遠東西北政fu頭上,那麼德國的外部環境將大為改善。
但就算是英法還是德國,都無力阻擋蒙古地區的戰爭。
外交上各國的態度讓此時身在蒙古的沈凝雲曬然一笑,列強能靠得住,母豬都會上樹,打鐵還需自身硬。沒那個本事,西北軍也就不會出兵蒙古了。
沈凝雲再次將目光投向指揮室的地圖,自古戰爭皆是以正合以奇勝,此時兩軍對壘,這樣打是分不出什麼勝負的。
經過一天的試探性防禦,此時沈凝雲對俄軍的裝備情況、火力強度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俄軍基本上還是維持著日俄戰爭時期的狀態,儘管有些改變,但是改變不大。也就是機槍多了點,但是和西北軍相比那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部隊都到位了嗎?”沈凝雲問道。
“報告司令,陸軍已全部到位。”王東昇回答道,沈凝雲滿意的點了點頭,部隊全部到位的話,那麼他可以呼叫的兵力達到了四十萬,是俄軍的兩倍。而且在裝備上佔據優勢,訓練上完全不比俄軍差,部隊作戰意志更非俄軍可以相比,加上西北軍還有底牌未出,這場戰爭先打輸都難。
此時要考慮的是,如何以最小的傷亡,殲滅更多的俄軍。
“第3軍、第4軍立即迂迴至俄軍後部,需要多少時間?”沈凝雲問道,參謀人員立即開始計算,最後得出結論,“交通狀況不是很好,起碼需要24個小時。”
“好,那就再拖24小時。立即讓第3軍、第4軍迂迴至俄軍後側。命令第2軍向俄軍右翼移動,在第3、第4軍到達預定目標前,不好投入更多的炮兵。”沈凝雲乾淨利落的命令道,這次要給俄軍一個大大的驚喜。
“是,司令。”
1912年1月31日,西北軍第2軍9。5萬兵力運動至俄軍右翼,西北軍第1軍則擋在俄軍正前。
俄軍左翼,西北軍右翼方向則是山區,基本上沒什麼交通,被西北軍用小股部隊封鎖,一個半包圍圈已經形成。
兩軍對壘自然不是乒乒乓乓打上一通那麼簡單的,雙方都在計算著戰場兵力分佈,敵方的主力在哪裡,兵力空虛的部位在哪裡,以及敵方的作戰意圖。如果雙方兵力上有差距,是該採取防守戰術還是進攻戰術等等。
但戰爭發展到了這個時代,雙方如果在兵力、訓練、裝備、後勤方面沒什麼差距的話,除非是天才指揮官,否則基本上很難打出什麼一面倒的戰爭。
在維塔裡耶指揮下的俄軍,於1月31日再次對西北軍進行了頻繁的偵查、試探性進攻,這位俄軍指揮官的風格充滿侵略性,崇尚進攻。但是西北軍所展露出的實力,讓維塔裡耶十分猶豫要不要採取進攻戰術,因此俄軍儘管採取進攻戰術,但主力部隊還是積極的挖掘著塹壕。
這一天俄軍的進攻依舊撞得頭破血流,在西北軍正面的進攻遭到了強大的炮火打擊,以及恐怖機槍火力網的封鎖,俄軍狼狽的丟下了兩千多具屍體後又撤了回去。
俄軍這一天把塹壕不斷向前延伸,很快就挖到了距離西北軍的塹壕不到八百米的距離,西北軍一開始沒有任何反應。但到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