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戰爭擴大化的問題,這不是問題。
俄國能調集多少兵力?一百萬還是兩百萬?西北軍完全可以奉陪。至於上千萬的兵力,那基本是不可可能的。
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能動員上千萬的兵力,那是因為英國給俄國提供了五億英鎊的貸款。那是五十億兩白銀啊!但是與西北政fu的戰爭,俄國是不可能爭取到英法的支援的。俄國的戰爭經費只能自己湊集。
如此一來,俄國能調集個兩百萬軍隊進攻西北就已經是吊炸天了。而且這麼多的兵力不可能一下就調動起來,必然要不斷的動員,還要向中國方向調動,更要運輸大批的物資。而且俄軍的鐵路又不方便。如果從蒙古方向進攻,首先俄國進入蒙古後就沒有鐵路,運輸是一個問題。
如果俄軍進攻新疆,俄軍在那裡同樣沒有鐵路,運輸同樣也是一個大問題。但是西北的鐵路卻是修到了新疆邊境,兵力和物資都可以快速的調集到邊境去。
對於西北政fu來說,這是一次不可能失敗的戰爭。
戰爭的勝利,將大大振奮中**民計程車氣。能讓中國人找回自信與尊嚴,這比什麼都重要。就算是戰爭的消耗拖慢了建設速度,也是在所不惜的。不過顯然戰時生產將提高建設速度。
因此沈凝雲搞了這次新聞釋出會,目的就是為了打俄國的臉,刺激尼古拉二世,讓英法對戰爭規模失去控制。
國防軍殲滅俄軍8。5萬人的訊息首先傳回了西北,西北無線帶廣播立即宣佈了這條訊息。
西北各工廠中,工作的工人聽到廣播後都沸騰了。工人們的幹勁更強了,工地上和工廠裡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上海!
各報社以最快速度刊印出了號外報紙,如同打仗一般。
報童們抱著報紙衝上大街。
“號外,號外,蒙古大捷,國防軍殲滅俄軍近十萬。”
“號外,號外,俄軍蒙古慘敗。”
一時間大街上的行人頓時如水濺入油鍋一般沸騰了起來,全都圍了上去。不管是識字的,還是不識字的。
行人圍著報童哄搶著購買報紙,然後一群不識字的行人圍著一些文化分子,心急火燎的詢問著。
“1912年1月1日,經過激烈戰鬥,中國西北國防軍於蒙古庫倫二十公里外,頑強阻擋俄軍自殺性進攻,左翼及正面防線中國守軍與俄軍自辰時激戰至申時,7小時戰鬥之後,擊斃俄軍8。5萬人。俄軍傷亡慘重,狼狽收縮兵力,僅存12萬兵力被我國防軍四面合圍,俄軍已完全被切斷食物及彈藥補給。西北少帥沈凝雲司令表示,三日內殲滅俄軍,爭取讓將士回家過春節……”
一名學生在街上讀著報紙,便上圍了一大群的普通老百姓。
聽到捷報,老百姓紛紛鼓掌叫好。
這次大捷,是出乎了所有人意料的結果。原本是不抱太大希望的,可是驚喜來得太突然了。
很多人此時次意識過來,原來中國並不是完全任人宰割。
第144章 全部毒翻
尼古拉二世被打臉了,很快國際上的各報紙就紛紛報道了俄軍失利的訊息,同時還有西北軍的一番言論。{請在百度搜尋哈,首發全文字閱讀}這讓尼古拉二世感覺到被深深的侮辱了。因此尼古拉二世大發雷霆,但是先前傳回的戰況,確實非常危險。
二十萬俄軍只剩下了不到十二萬,而且還被西北軍給包圍了。被包圍的俄軍缺少食物和彈藥,早晚都得被殲滅。
現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援軍了。
但是三十萬援軍要跑到蒙古去支援,可得不少時間。蒙古的十多萬俄軍還能撐住幾天?
維塔裡耶發回電報,信誓旦旦的表示,最少堅持半個月沒有任何。尼古拉二世心下稍安,只要能堅持住不被殲滅,起碼臉面還不會被丟盡。
現在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調集更多的兵力到蒙古去,然後打中國人一個落花流水,從而挽回俄國的國際形威懾力。他要人所有國家的人民提起俄國,就露出敬畏的神色,而不是不屑的表情。
尼古拉二世立即命令援軍,以最快速度向蒙古調動。
1月2日,隨著俄軍轉入防守,西北國防軍立即收縮包圍圈,經過一天的推進及區域性的戰鬥,西北國防軍以其強大的炮火,將俄軍的活動空間壓縮到了一個不足五平方公里的狹小空間內。
此時的俄軍,真真正正已是甕中之鱉。
甕中之鱉的俄軍將食物和彈藥進行了規劃,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