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北政fu總計十一省、一市的格局。
外加西北政fu透過扶持孫俊平擔任四川都督,掌控的地盤達到十二省。
關內地區,也只有十八省,加上東三省,未被西北政fu所掌控的地盤還有十六省。也就是說,如果只算人口的話,西北政fu能向國會安插的參議員、眾議員只有不到一半。但是加上經濟的衡量方法,那麼向國會安插的人手就可以超過一半。
參議員選舉很簡單,也就是各省參議員中選出,西北政fu掌控之下,參議員誰當都是一句話的事。因此向中央參議院安插參議員是最簡單的,只要內部名單發一遍,然後什麼問題都解決。
相比之下,眾議員的選舉就麻煩一些,但也就是發名片。名片一堆印刷好,然後發到一個個選區,甚至是西北政fu選定的參議員都不用出面拉票,下面自然會運作好。此時西北到處都是戰時生產,哪有時間去配合中央搞什麼民主選舉,直接西北政fu選出一批眾議員,然後西北財團讓各工廠、工地的工人直接投個票也就是了。
壬子年國會大選,在西北政fu是最為簡單的。也是不怎麼受民眾重視的一次大選,甚至沒有什麼大選的氣氛。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北政fu,或說是西北財團,很順利的選出了參議員和眾議員,然後將名單遞交給了北京政fu。
整個選舉在西北沒有浪費什麼時間,以最快速度完成。總人數達到了國會人數的一半,等於說西北政fu已經掌控了中央的國會。
其他省份的選舉,各種事件和手段層出不窮,賄選、暴力摧毀投票點等等。到了3月,選舉也落下了帷幕,共和黨、民主黨、國民黨三黨以國民黨大舉獲勝,但是帶領國民黨贏得選舉的不是孫大炮,而是宋教仁。
基本上,只要宋教仁到京任職,總理是跑不了的。同樣的,一旦宋教仁當了總理,孫大炮的國民黨黨魁的身份也將終結。而宋教仁實際上是支援袁世凱的一派,而且和孫大炮存在一定矛盾。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內部自然是暗流洶湧,擅長策劃刺殺的國民黨高層陳其美,便將目光盯上了宋教仁。
不過宋教仁到京就職當天,上海西北軍突然派出了一個營的兵力,用車隊直接將宋教仁護送到北京,而不再是乘坐火車。
抵達北京的宋教仁對西北政fu予以感謝,國民黨內部的刺殺活動被挫敗,袁世凱沒有再背上這次黑鍋。
派遣軍隊護送宋教仁前往北京,自然是沈凝雲的命令,宋教仁還是一個比較務實的政客,被刺殺了也較為可惜。何況宋教仁一旦被暗殺,髒水潑到袁世凱頭上,必然引發內戰,有損西北政fu的利益。西北政fu此時要的是一個穩定的中國,而不是一個混亂的中國,任何企圖發動內戰的勢力,都有可能遭到西北政fu的針對性打擊。
1912年3月1日,********正式政fu宣佈成立。袁世凱毫無懸念的在西北財團的支援下當選了********大總統。
北京國會以80%的選票支援袁世凱,其中50%是西北政fu的那些參議員和眾議員的選票。儘管國民黨此次在選舉中獲勝,但實際上國會里最強大的勢力還是西北財團。
一半的參議員、眾議員代表的是西北政fu、西北財團的利益,他們儘管沒有黨派,但是行動上卻比國民黨、共和黨、民主黨更加統一,等於說在國會,不管是什麼黨派,想和西北財團抗衡那是不可能的。
西北財團控制國會的直接影響就是控制了中央的立法權,以及提案表決時,西北政fu有決定性的話語權。
西北政fu如果想達成某種目的,那麼只要丟擲一個提案,再隨便拉攏幾個其他省份的議員,也就能順利的透過。
袁世凱當選第一屆大總統後,也想做出些功績,對唐紹儀訪問西北時所遞交的高產抗倒伏小麥及高產水稻的普及報告進行了批准,並開始與西北政fu商討推廣計劃。
西北政fu提議,每年借給中央1000萬元,用於推廣高產抗倒伏小麥及雜交水稻,以及化肥的推廣。這1000萬元的農業借款利息較低,但在運作上必須由西北政fu派遣人員進行執行,以免經費被貪汙。
袁世凱同意了這個借款,國會也表決透過了借款提案。西北政fu將會在各省建設化肥生產基地,同時以優惠價格向農民、地主提供種子。也包括棉花良種。
可以預見的是,高產抗倒伏小麥與雜交水稻,以及化肥推廣之後,中國的糧食產量將大幅度增加。
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