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北,沈凝雲馬上興沖沖的跑去找他老爹商量。

“如今我們中國要想崛起,人口是我們的巨大優勢。4億人還是少了些,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口。要想養活更多的人口,抗倒伏高產小麥,以及雜交水稻的出現已經具備了可能,所以我們可以在西北號召多生育了。除了要讓老百姓吃白肚子不餓死人,疾病的防治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們不僅要在各省救濟貧苦百姓,從而獲取民心,還要把醫院開到各省去。”沈凝雲說道。

“生太多人了,會不會出問題?”沈進文遲疑的問道。

人太多了自然會出問題,人均資源少,對環境壓力大等等等等。但是,如果有更多的土地呢?

“確實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人均資源會變少,不過我們可以選擇擴張,就農業資源方面,我們如果向西擴張,如果收復西域舊地,那麼便可以獲得大量的農業資源。而工業資源方面,西域舊地也有大量的礦產。另外我們可以把俄國人的西伯利亞、遠東地區都搶過來,到時候我們就算是有十幾億人,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如果還嫌資源不夠,中南半島、南洋諸島的資源不少。印度、澳大利亞等等都有很多資源可以掠奪。”沈凝雲說道,“人口多的優勢也很明顯,那就是勞動力多,可以建設更多的產業,也有更龐大的消費市場。也能有更多的兵力可以動員。就目前來說,矛盾不明顯,因為我們已經有了養活更多人口的本錢。”

“嗯!當前確實有了足夠的本錢。”沈進文聽了後感覺確實有道理,“在全國救濟貧苦百姓,開設醫院這個沒問題,雖然要花點錢。”

沈凝雲早就料到老爹會支援他的這個想法,他老爹畢竟是學過中醫的,受中醫‘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思想所影響,救濟貧苦百姓自然很積極。

西北集團隨即對糧食救濟、醫療救濟方面進行了研究,認為要對各省貧苦百姓進行糧食救濟,必須進一步的擴大糧食產量。

“明年陝西所有麥地都將種下抗倒伏高產小麥,加上我們明年已經可以對外省輸出高產抗倒伏小麥種子,中國北方的小麥產量將大幅度的增長。如果我們能夠在廣東、海南等地建立起三季稻生產基地的話,救濟用的糧食將更加充足。”孫繹龍說道。

“馬上讓人到廣東、海南圈地,我們要建設三季稻生產基地。”沈凝雲毫不猶豫的決定道。

“至於醫療救助方面,目前很難普及到整個中國。我們還沒培養出足夠多的西醫,還需要再等些年頭,不過藥品方面我們卻可以進行援助。”

西醫對此時的中國還是很重要的,因為西醫見效快,碰上急性傳染病可以救命,不過要真正的把病治好,事後還是要找中醫調理一下的。

此時的中國瘟疫太多了,農村時不時的鬧瘟疫。至於瘟病派確實有效,沒有什麼瘟疫能大面積的蔓延,但是相比西醫的防控要慢,同時瘟病派中醫的數量沒那麼多,很多農村地區根本顧及不到,這才造成此時中國社會與瘟疫持續的拉鋸戰。

沈凝雲卻是在想,應該儘快把青黴素搞出來。然後把那些什麼肺結核,統統都搞定。也能提高對戰場傷員的救護能力。

“在全國大中城市開醫院,可以針對性的進行救治,有錢的病患就收費,沒錢的就免費,定期派實習生、醫生到鄉村去進行防疫。”沈凝雲說道“以後這些勞動力都是能為民族創造財富的。”

如果一支磺胺藥,一支青黴素能救活一條人命,這就太划算了。一條人命,可以創造的財富看起來不是太多。但隨著生產力的進步,以及積少成多之後,就很恐怖了。

西北政府這一年出臺了鼓勵生育的政策,鼓勵民眾多生育,生育超過兩個,政府出錢補貼養育,學費也將給與減免至只需要負擔兩個孩子的學費的程度。

並且提出了‘人多力量大’的口號。

在政府的鼓勵下,西北大地掀起了造人運動,此時的中國生育率很高,但是嬰兒死亡率也很高。加上災荒、瘟疫多,使人口一直維持在一定水平上無法過快增長。

西北經過八年時間的醫療建設,已經成功在西北建立了一個比較完善的醫療體制,西醫全面普及,中醫也經過高薪聘請、學徒制的模式,培養出了第一批出師中醫。

經過西北政府八年來的建設,西北各州縣的衛生情況徹底改善,在西北已經看不到什麼髒亂的街道了。

就傳染病方面,西北的大力防治有重大效果,在西北已經很久沒有發生過什麼瘟疫了,很多都被及時控制住了。

嬰兒出生率則比較高,死亡率在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