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父親也打獵死了。他母親很擔心,就找了一個牧師來勸誡兒子不要當獵人,牧師就對獵人問道:你爺爺是怎麼死的。獵人回答說,打獵死的。牧師又問,你父親怎麼死的。獵人回答道,還是打獵死的。牧師又問道,既然打獵這麼危險,你還敢打獵嗎?獵人接著反問道,你爺爺怎麼死的。牧師回答道,床上死的。獵人又問,你父親怎麼死的。牧師答道,還是床上死的。獵人最後問了一句:既然睡覺這麼危險,你還敢睡覺嗎?”

“人生在世皆難逃一死,但有的死重於泰山,有的死輕於鴻毛。我們即不能如日本那樣極端的崇尚死亡,也不能畏懼死亡。作為一名軍人,職責便是無私奉獻,為生我養我的民族奉獻自己的人生甚至是生命。”沈凝雲接著笑道:“你們有些人是不是在想,做人那麼無私是不是太沒意思了?如果你們能夠領悟陰陽的道理,便會明白,一個人如果無私都了極點,便是自私。一個人自私到了極點,卻變成了無私。因為五行運動當中,極陽與極陰是會發生轉變的,極陽會變成陰,極陰會變為陽。這就是這個宇宙物極必反的一個基本定律。我們的先祖便說過,一個人最大的自私,便是其做到了無私的極致。這也是為何我們中華民族三皇五帝時期的領袖可以擁有極高道德品質的一個根本原因。”

“報告少帥,能舉個例子嗎?”一個少年上前一步敬了個軍禮,沈凝雲不由無奈的笑了笑,這小子又在搗亂了。這少年叫張毅程,很有探究精神,碰上什麼問題都想刨根問底的弄明白。這種性格在每個男人身上都有,只是別人沒這傢伙如此強烈。

男人為什麼統治世界?因為男人天生就有探索精神,對那些未知的東西即有些恐懼,又有濃烈興趣,反之男人對那些漂亮的花花草草、珠寶首飾並不是很感興趣。女人則恰好相反,這也正是一陰一陽的區別。

“好,那我就舉個例子。如三皇五帝時期的民族領袖,是不是具備很無私和崇高的行為與道德。那時候人們當皇帝,採取的是禪讓制,而不是像後來那樣,將皇帝的寶座傳給自己的兒子、孫子。這些道德崇高的先輩,五千年過去了,華夏民族就算是經歷了諸般劫難,卻依舊將他們的名字所銘記。還有農村一些活得特別長壽的老人家,他們大多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勤快,熱愛公益事業。村裡鄉里修橋修路搶著做,他人有困難搶著幫,所以他們晚年平安長壽。”

“少帥,這是好人有好報嗎?”張毅程困惑的問。

“善與惡,沒有絕對的定論,有時候善也會變為惡,惡也可能變為善。善惡只是一個抽象概念。我們中國人認為人性本善,西方人認為人性本惡,兩者的說法都對,但也都不對。區別只在於,如果是中國古代那樣的先天社會,百姓天真而無知,心是善的。如明清時商品經濟開始發展,中國開始進入後天社會,人們善於計較,頭腦想的東西多,這時候心是惡的。但這都不是人心的本質狀態,在沒有先天社會與後天社會形態之前,人心是什麼樣的呢?明代的家王陽明就說過,人心最本質的狀態,是無善也無惡的一種陰陽平衡的狀態。所以很多時候,善惡是分不清的。但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那些透過做公益事業、熱心助人的老人之所以能長壽,更多的是周邊的人對他們心懷感激,這是一種人間信力。就如廟裡的陰神,必須有香客為他們提供人間信力才能夠存活一樣。”

“不僅僅是陰神可以獲取信力,活人,甚至是一個死物都可以在信力的作用下產生變化。就如唐代十分流行的養劍,便是不斷的觀想劍的鋒利、無堅不摧等特性,久而久之劍便通靈了,甚至可以丟出去御劍殺人。唐代李白,也號稱是劍仙。唐代過後,養劍不流行了,開始流行養玉,幾乎只要是文人士子都在養玉,甚至是幾代人不斷的養著一塊玉器,他們透過自己的精神力量,不斷的觀想玉的各種高尚品德,久之玉便通靈。所以一些人佩戴古玉,在碰上危險的時候古玉會護主,人在意外中毫髮無傷,但古玉卻碎了一地。所以歷代那些官員為何削尖了腦子想要流芳百世,就是出於這一原因。如武神岳飛,為世代所敬仰,他死後得人間信力,來世非為鬼雄便為人傑。”

“而為後人所敬仰、膜拜的最好方法,便是以最大的無私來鑄就。那麼自私到極點,為何又會變為無私呢?例如那些老財主,一輩子吝嗇到極點,自己吃飯都是天天吃糠咽菜,為了錢不惜與官府勾結草菅人命等等,這樣的人一旦被西北政府抄了家,他們節約下來的財產就會透過西北政府用在我們民族的崛起事業中,豈不是變成了最無私的人?再如滿清慶親王奕劻,透過賣官鬻爵等手段,瘋狂斂財上億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