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報紙為西北商品的銷售,以及政治宣傳增添了很大的助力。
透過這些報紙,全國的知識分子首先了解到了西北的情況,然後又口耳相傳,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了西北的情況。
西北商品大舉反攻民族商品市場,自然也引起了列強的關注。但是英國對此無動於衷,沒有任何的干涉,各國洋行在華營業額為此大幅度縮水。
在金融領域的競爭方面,西北銀行開始向全國蔓延,西北銀行首創一元開戶,而且錢存進銀行有利息可以拿,使西北銀行的存款量迅猛增長,為西北集團的投資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此時世界經濟進入繁榮階段,西北銀行的投資規模很大,但是在投資專案上,對於橡膠投資是最為忌諱的。
如果來貸款的商人是為了投資橡膠,或是想用橡膠股票來做貸款抵押,西北銀行一概不予放款。不過此時中國的橡膠熱潮還未形成,這樣的現象並不嚴重。西北銀行的貸款,主要還是用在了西北工業擴充上。
橡膠股票可能變成一堆廢紙,但是工廠卻是不可能變廢紙的。工廠屬於耐消耗的產業,不似農業那樣是消耗性的。只要把工廠建設起來,如果不考慮什麼技術落後問題,裝置用個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都可能沒太大問題,只是期間要進行一些維修而已。
沈凝雲卻是在親自炒作橡膠股票,這是因為他有一定把握能夠在股蹦前把資金抽逃出來。但他對於中國的那些散戶沒信心,這些散戶就像是一群肥羊,如果真的把錢借給他們去炒股票,很多人連褲襠都得賠進去。
所以西北銀行的放款條件很簡單,那就是辦實業的可以拿到貸款,而且西北集團對於貸款使用情況有定期檢查,杜絕貸款被亂用,或被投入到股市中炒作橡膠股票。至於其他的抵押貸款,也可以給。但例如值10萬元的土地作為抵押,西北銀行只願意給6萬元的貸款,還不上錢的話,土地就是銀行的。至於這筆錢怎麼用,銀行是不管的。
西北工商業在中國各省都有一定程度的展開,但是西北工商業並非是一味的掠奪,而是透過商品輸出、金融攬儲等手段將錢收到手上後,再在各省投資鐵路,然後將錢又透過僱傭工人的方式花出去,然後再用商品輸出等方式將錢收回來。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個迴圈,即西北集團擁有了鐵路等資產,而老百姓透過勞動,也有錢購買到商品。不似各列強只是一味的輸入商品,投資雖然有,但規模沒有西北集團這麼大。
此時的中國,已掀起了一股鐵路修建熱潮。
國民都在反思中國為何落後,然後又找到了一個原因——沒有鐵路!這個觀點得到滿清政府及廣大士紳百姓的認同。
於是各省的鐵路修建的集資活動就展開了,四川、湖廣等地老百姓節衣縮食的把錢拿出來,紛紛購買鐵路股票。希望早日能將鐵路修起來,從而讓他們富起來。
此時的中國,鐵路股票成為了窮人的止痛藥,是廣大老百姓的精神寄託。這也造成了,橡膠股票崩盤後,滿清政府損失慘重,無力賠款的情況下將鐵路讓給列強,從而引發了四川保路運動,因為滿清觸動了老百姓的精神寄託,老百姓自然不容許看到他們的精神寄託被剝奪。
四川鐵路、粵漢鐵路這些鐵路,都進行了大規模的集資。
這一年津浦鐵路通車,天津到浦口(南京對岸)的鐵路開通後,使西北商品可以從津浦線將商品運到更多的地區。
西北政府也在大規模的投資鐵路,不過更多的是投資以佔領省份的鐵路。在外省鐵路建設方面,則是以建設主幹線鐵路為主。
這一年青藏鐵路開工建設,這是一個被分為八年完成的鐵路,西北政府計劃每年修上一段,由西北政府直接撥款,八年後完成建設。
同時計劃從洛陽修建一條鐵路到南京對岸的浦口,稱之為洛浦鐵路。同時開始修建雙軌鐵路。
就如玉海鐵路,單軌已經有點不夠用了,在一些運輸比較繁忙的時節經常大批的貨物堆在貨棧。
雙軌鐵路的建設是勢在必行的了。
同時西北集團這一年開始投資跨省公路,以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這些道路的修建,帶動了西北鋼鐵、水泥等方面的生產規模,也帶動了對汽車的需求,使得西北此時的實業顯得非常繁榮。
在這些實業當中,沈凝雲開始重點投資合成橡膠製造業,並且開始囤積合成橡膠。並在1908年下半年,在上海上市了第二批橡膠股票。
“上海作為亞洲地區的大都市,橡膠股票熱潮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