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首先是糧食儲備問題,西北政府為了糧食安全,決定擴大糧食儲備總量,在西北又建設六個戰略糧食儲備倉庫。1908年增加足夠西北人口消耗一個月的糧食的儲備,1909年再囤積一個月的消耗,1910年再囤積一個月的消耗。每年用新糧替換陳糧。陳糧將用於賑濟,賑濟範圍將覆蓋整個中國。

同時開始在各省大中城市投資醫院,並組織醫療隊,將那些實習生及一些醫師定期的派到各省農村去進行醫療救助。比如給農村的孩子種痘,從而消滅天花,都是不需要什麼成本的。

陝西農業這一年迅速的完成了土地資產重組,實際上這年頭的地主,日子是越來越不好過了。二十一世紀的農民,隨便拉一個出來,日子都比大部分地主要過得好。加入西北農墾公司,以土地方式入股,卻是能讓他們的收入還要有所增加。陝西地主及自耕農,大部分都陸續選擇入股。

完成了土地資產重組的陝西,土地所有階級也被綁上了同一輛戰車上。商人階級也透過購買西北實業股票,也坐上了西北這輛戰車。

此時的西北,形成一個團結的利益集團。

資本家與工人,是存在矛盾的。但是在西北不同,西北政府不僅代表著西北財團這個利益集團,同樣也代表著西北人民,甚至是整個中國人民的利益。西北財團的目的,是為了民族利益而考慮。所以在西北,資本家與工人的矛盾並不突出。

在西北,工作時間雖然長達十個小時,但是對於工人們來說,這樣的勞動強度完全可以接受。工資方面,在他們看來已經很高了。而西北集團走的是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路線,因此有足夠的底氣給工人漲工資,西北工人的工資年年都在上漲,從1900年的3兩白銀,上漲到了1908年的8塊銀元。

這樣的工資,在工人看來是非常高了,吃飯穿衣是不用發愁了,也有能力供養小孩上學。

當然,隨著城市化的展開,工人一邊要支付一定的教育成本,還要考慮住房的問題。所以每個與十塊銀元是遠遠不夠的,不過當前經濟是以發展出口型經濟為主,因此西北集團計劃在橡膠股票神話破滅後再來一次大幅度的漲工資,從而培育起內部消費市場。橡膠股票一完蛋,世界經濟肯定蕭條,出口型經濟是不好發展的。

大量的投資在持續的增加,綏遠、察哈爾兩地的農牧業投資也陸續展開,黃河百害,唯利一套,綏遠河套地區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察哈爾則有豐富的牧業資源。西北集團甚至早就把手伸到了熱河。

熱河地區有大量荒蕪的草場,這些草場被西北集團陸續開發出來建設成牧場。

西北集團的材料深加工能力不斷強化,如羊毛、羊皮、裘皮這些原材料運回西北後,西北集團已不再直接出口,而是自己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成品出售。張家口的草原貿易中心的地位遭到了西北草原產業的強大沖擊。被運到張家口的原材料逐漸減少,或是被賣到張家口後,又被運回西北的工廠。

西北紡織業推出了新產品——毛衣,這東西迅速受到了市場的歡迎,婦女只要學會織毛衣,自己就可以買毛線回家自己織毛衣。這使西北羊毛有了很好的銷路。市場銷售情況良好,也帶動了草原畜牧業的發展。

當商品多了,人們自然也就富了。

西北財團的牧場,用不斷深化的專業管理,加上汽車等運輸工具,以及選用良好品種,加上在蘭州證券交易市場進行集資,因此發展得很快。這樣專業化的畜牧產業,才是最有價值的。

西北財團的資產重組也隨著鐵路修進四川,也吸納了第一批四川地主、商人,西北財團的規模就像是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隨著西北財團的規模不斷的擴大,各階級對於滿清已是越來越不屑了。

隨著西北政府的崛起,此時中國各省的氣氛極為詭異。人們反覆一夜之間,感覺滿清政府已無任何威信。

各地方督撫大臣們,更加不把朝廷放在眼裡。這些漢族督撫大臣們,對於清政府的政令甚至都敢陽奉陰違。一些地方督撫大臣,甚至是公然與西北政府展開一些商業合作。不過這些督撫大臣們對西北政府也有一定的戒備。因為西北軍攻入北京時,查抄了大批的京官。他們也害怕哪一天西北政府把他們給查抄了。

湖廣總督張之洞已徹底明白滿清氣數將盡,清政府已重病難返。但讓張之洞一定程度感到欣慰的是,西北政府儘管出自山林草莽,很多時候會到處搶錢,但是對工業和民生卻極為重視。

“日後可震懾四方蠻夷者,定是西北無疑。”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