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俄軍選擇從北段進攻也是情理之中。
西北國防軍在北段天山防線佈置的兵力為50萬,中段防線佈置了15萬兵力,而在伊犁方向,則佈置了30萬兵力。
“俄軍指揮官是誰?”沈凝雲問道。
“根據軍情局提供的情報,俄軍總司令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父尼古拉斯大公,很有軍人風範。”王東昇回答道,沈凝雲的腦海中立即出現了這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父的資料。
尼古拉斯大公全名是‘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羅曼諾夫?尼古拉斯大公’,俄國騎兵上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俄軍總司令。軍隊的改革派將領。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叔父。
1856年11月18日生於聖彼得堡,其父是老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其兄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1872年參加陸軍,畢業於尼古拉工業學校(1873)和總參謀部軍事學院(1876)。1877~1878年俄土戰爭時期,在其父所任巴爾幹戰區俄軍總司令的參謀部工作。後任禁衛軍驃騎兵團長、旅長和騎兵師長。1895~1905年任騎兵總監。他引入新的訓練方法和裝備,提高俄軍的現代化水平。1905~1914年任禁衛軍司令和彼得堡軍區司令。積極運用現代方法,尤其是日俄戰爭中的經驗,提高訓練效果。
尼古拉斯大公是俄國貴族中少有的實幹派,是一個熟練的管理者,也是一個非常注重效能的軍事指揮官。
可以說這是一個很難纏的對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尼古拉斯大公擔任俄軍總指揮官,儘管俄軍準備不充分,但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後來因為對拉斯普廷的質疑,從而被尼古拉二世貶為高加索戰區司令,而尼古拉二世則親自擔任總司令,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俄軍的失敗。
第149章 互相包圍
對於尼古拉斯大公指揮的俄軍,沈凝雲很重視,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卻得重視敵人,特別是尼古拉斯大公原歷史上曾是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總司令,以及一個注重效能,擅長管理指揮官,更是值得重視。
不過面對俄軍,西北軍還是優勢多多,儘管兵力上不佔據優勢。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西北國防軍對俄軍有所瞭解,但是俄軍對西北國防軍軍依舊缺乏瞭解。俄軍二十萬兵力在蒙古覆滅,自然也就無法把戰爭經驗總結出來並帶回俄國。
沈凝雲與參謀部經過近三個小時的研究之後,決定在伊犁打一場反進攻戰,以牽制兵力集中的俄軍,迫使俄軍分散兵力。不至於對某一段的西北國防軍造成絕對的兵力優勢。
同時沈凝雲命令加緊物資運輸和兵力調集,將使用大量汽車進行運輸。爭取在俄軍完成兵力集結前,率先完成。
現在一開打,誰的後勤效率高,誰就能在戰場上投入更多的兵力和物資,誰就佔優勢。
之前俄國做了戰爭準備,但是鐵路還未修到新疆邊境,此時俄軍的後勤基本上靠的是馬車。
馬車的運輸效率低,因此俄軍目前來說,儘管集結了八十萬兵力在邊境上,但俄軍絕對沒有進攻的底氣。
從俄軍後勤上,西北國防軍指揮部就計算出了俄軍目前所能調動的力量。
但是西北軍國防軍不同,此時在前線已經有110萬兵力,並且囤積大量物資。不過兵力還在不斷的向前線輸送。
此時對於西北國防軍來說,守住是沒任何問題的。不過真正要進攻,還是得拖上一段時間,畢竟上百萬的新兵,總得有一個適應和訓練的階段。
1912年3月7日,伊犁段西北國防軍按照沈凝雲命令,開始向阿拉木圖方向的俄軍防線發動進攻。
阿拉木圖方向的俄軍只有5萬餘兵力,按照俄軍的想法,應該是他們進攻中國,而不是中國進攻俄國。
因此俄軍將突破點放在天山防線時,並忽略了伊犁方向的防守。
伊犁方向的西北國防軍的兵力卻有50萬,50萬對5萬,5萬餘俄軍當天就被圍得死死的,不過西北軍出動的兵力只有10萬左右。
沈凝雲立即命令伊犁方向國防軍圍而不打。
“司令,我們這是要圍點打援?”王東昇問道。
“不錯,看看有沒便宜可佔。有的話再佔點便宜,如果沒有的話,就把那五萬俄軍殲滅了,也算是挺便宜的戰果了。”沈凝雲心情愉悅的說道。
圍點打援的戰術並不新鮮,但是中招的為數不少。
西北國防軍將阿拉木圖方向的五萬餘俄軍包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