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沈進文如此回答道,實際上並不是這樣。西北政fu雖然拿出了一半的稅收上繳中央,但是國防這一塊的支出卻是由中央承當了。
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都將由中央出錢養著。西北國防軍同樣也是如此,只是西北政fu還有增加軍費的權力。
也就是說,未來西北國防軍的軍費,依舊是凌駕於北洋軍的。另外西北擁有自己的軍工業,西北政fu的軍火採購價格比北洋軍有優勢。而且西北國防軍擁有眾多實驗室,對軍事技術的研發能力不是北洋軍可比的。
單單是研發這一塊,就足以讓西北國防軍對北洋軍保持絕對優勢了。
其實最重要的利益,還是西北銀行將改組為中華聯合儲蓄銀行,並擁有發行法定貨幣的權力。
這意味著,只要有足夠產能,不要怕沒錢去生產。前提是西北財團擁有強大的貨幣回收能力,這個顯然是具備的。
回收貨幣,可以透過商品銷售,也可以透過稅收。
中央改革稅收制度,西北政fu全程執行。而在商品方面,不論是輕工業還是重工業產品,西北財團的商品普遍都是最先進的,而且有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商品,要回收貨幣並不困難。
實際上這次合併,作為真正權力中心的西北財團,相當於是將勢力從西北擴張到了整個中國。
一口吞下整個民族市場。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消化掉這塊市場,當內部市場已被消化後,則可以向外擴張。資本向外擴張的急先鋒就是軍事,先用軍事擴張的手段強行敲碎其他國家的外殼,然後資本強勢進入。
西北財團是賺大了,而袁世凱同樣也賺大了,西北財團分一部分給袁世凱並沒有什麼損失,反而是共贏。
利益,讓北洋與西北被綁在了同一輛戰車上。
袁世凱此時心情複雜,昔日他以為自己是最懂得權錢交易的,最懂得用錢財收攏人心的。
但是現在看來,西北財團更懂得這一套。而且西北財團給的不是短期利益,而是長期的利益。
這要為西北財團服務,就可以獲得長期的利益。
西北財團越強大,回報率越高。
西北財團走的路線,實際上就是把蛋糕做大,不僅統治者有一份,老百姓同樣也有一份,當物質財富得到了滿足,內部矛盾也就很小了。軍事上同樣也可以因為物質的充足,而變得非常強大。
最終可以做到國富民強。
而一切的前提,是這個財團是否是民族財團。如果是國際財團,這個國家玩殘廢了,還可以換一個國家繼續玩。但是民族財團不同的是,民族財團是有國界的,是依託民族而成立的,也必須為民族利益考慮。
接著第二位記者站了起來,對袁世凱提問道:“請問袁大總統,中央的改革具體將表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在制度與西北政fu全面接軌,西北成立時間更長,制度更加完善。且西北百姓逐漸富足,中央將會將西北的制度施行在關內各省及東三省,讓各省百姓也如同西北百姓一樣走向富足。同時也將如同西北一般,大力發展工商,這是讓百姓富足的關鍵所在。”袁世凱簡短的做了回答。
各省報社記者很興奮,這顯然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如果中央真能這樣改革,那麼各省百姓也不用羨慕西北百姓的收入了,日後將逐漸趕上西北。
此時各省呼聲強烈,這個訊息無疑是非常振奮人心的。
接著一名英國記者問道:“西北政fu取消自治,是否意味著軍事上也將服從中央政fu的指揮呢?”
袁世凱沉吟的回答道;“軍事上西北是有獨特建樹的,這一點不是中央可以相比的。為了不對********的軍事實力造成影響,西北國防軍與中央陸軍將短時間內不會進行重組。但是西北海軍與中央海軍將會進行重組,不過也將由西北最高統帥部海軍參謀長林瑞陽擔任海軍總司令一職。”
“那麼軍費是由哪一方負責呢?”
袁世凱回答道:“西北取消自治後,自然是由中央政fu負責。不過西北政fu擁有增加軍費的權力,同時西北政fu保留宣戰權。”
“那麼是否意味著,西北政fu雖然是地方政fu,一旦對某國宣戰,也代表著********向某國宣戰?”那名英國記者繼續問道。
“可以這麼說。”袁世凱點頭道,“********既然走向真正統一,就是一個整體。休慼與共,同心戮力,一致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