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此時********租界、賠款等問題還未解決,還有版圖問題也還未和列強清算清楚,未來必然有戰爭發生。所以用黃金去大量購買海外資產的行為在戰爭到來及結束之前是不可取的。

購買海外資產,核心意義就是獲取原材料,獲取各種資源。

而如果是向其他國家進口商品,那反倒會幫助其他國家發展他們的工業,那麼進口商品的路線走不了,只能進口原材料了。

但是原材料的獲取,是可以透過戰爭來實現的。

只要打敗了一個國家,就可以對其進行經濟殖民,到時候照樣可以獲取原材料,為什麼要買呢?

所以黃金這個東西,對此時的********來說有用,但太多沒必要。

真正應該重視的,則是********的內部發展。

內部發展的核心,就是增發貨幣和提高生產力及生產規模。

提高生產力了生產規模後,生產出來的商品就多了。這時候老百姓要能消費得起,就得有足夠的貨幣,否則就會發生嚴重的貨幣緊縮,導致商品價格暴跌、百業蕭條。

當然在生產力提高的同時,生產規模是受資源限制的。

此時********的核心工業技術已領先於歐美,農業生產技術更是完爆歐美幾十年,同時在資源方面,********即缺,又不缺。

短期內不缺,此時********版圖比後世更大。即收復了外蒙,也收復了西域,同時經濟殖民了北朝鮮,而且人口只有4億多。

長遠來看,如果要成為一個發達國家,國民都有強大消費能力後,資源就是不夠用的,必須繼續向外擴張,或是獲取外部資源。

三四十年內,資源是不缺的。

加上中聯儲大印鈔票,大量向民資放貸,財團又大量投資。技術、資源、資本、勞動力都具備了。

制度方面,西北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非常完善了。中央剛開始改革一年多,儘管很多地方還不夠完善,但也在迅速完善中。

出口,則是為了印刷紙幣的安全需要而進行的。

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年民國的經濟確實是騰飛了。

財團大量的建設專案砸下,這些專案都是穩賺的。而那些管理麻煩,規模不夠大,風險比較高的產業,則交給民資去發展。

民資沒錢?

可以貸款啊!只要有資產抵押,只要專案對,銀行就會放貸。專案方面,只要是能發展基礎設施、生產力的投資專案都可以拿到貸款,而那些無法增加生產力的商業性經營貸款,一般不會放貸。

放貸給民資,主要是為了加快建設。畢竟財團不可能兼顧到很小的區域性建設,這時候就需要靠民資。

民資拿到貸款後,貸款的使用會受到銀行的嚴格監督。哪個專案申請的貸款,只能投資到哪個專案上,不能挪用資本,不能轉移資產。

這些民資的投資使區域性變得發達,投資成功了皆大歡喜,民資有錢賺,銀行能連本帶利收回貸款。

投資失敗了,銀行只要不是放出壞賬,就不會有損失。因為貸款需要抵押。銀行可以收回抵押即投資資產來彌補損失。同時依舊建設起大量設施,前一個老闆經營不善,銀行可以把資產賣給其他民資老闆去經營。

如果資產實在太爛,抵押的東西變不值錢了,那就屬於壞賬的情況。壞賬太多,銀行風險就大了。

但是抵押的資產,不可能真正的不值錢。只是經濟蕭條時期可能不值錢,民資如果還不起錢,資產也就被銀行收回,經濟繁榮時期依舊可以賣錢。

至於銀行破產,那也沒太大問題。中聯儲是不會破產的,因為中聯儲是印刷鈔票給其他銀行,然後由其他銀行進行借貸。

某個銀行壞賬太多破產了,這家銀行的所有資產都將被中聯儲收走。

這種制度有一個明顯的漏洞,那就是滾雪球模式。例如先用一筆資產去貸款購買一艘輪船,然後再用這艘輪船去抵押,再貸款一筆錢出來繼續購買輪船,如此不斷迴圈,最終的結果就是迅速形成一個龐大的船運公司。

這也不能說是太大漏洞,以財團的角度去看,這樣的模式沒什麼問題。反正不斷的貸款之後,要能經營得好。經營不好還不上錢的話,那麼這些輪船到頭來全是銀行的。

問題只在於,如何監督好資金用途。經常有人挪用貸款,把貸款用做其他專案的投資,這些專案也許不是國家所鼓勵投資的東西。

例如某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