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部分

“以屬下看來,北洋軍是可以鎮壓滇軍的,從實力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李載光說道,沈凝雲笑了笑,說道:“你只考慮了軍事實力,而沒有考慮人心。”

“人心?”李載光楞住了。

沈凝雲說道:“北洋集團中,同樣貌合神離。段祺瑞、馮國璋與袁世凱都已經開始不對路了。他們都盼著袁世凱死後,他們能繼承總統寶座。這次北洋軍的鎮壓行動,很可能只是出工不出力,以此向袁世凱逼宮。”

李載光這才恍然大悟,然後對沈凝雲問道:“少帥的意思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場戰爭的背後,不過是利益分得不夠均勻。而我們西北,則是這次稱帝風波中獲利最大的一方。這個時候,我們打壓西南軍閥是勢在必行的。但是光打壓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分化他們。不僅要分化西南軍閥,還要分化北洋派系。打壓一批,拉攏一批,孤立一批。自然可將西南派系和北洋派系的抱團徹底瓦解。”沈凝雲微笑道,“你去整理下名單吧!”

“是,屬下明白。”李載光敬了個禮,轉身離開。

沈凝雲看著地圖,目光鎖定了西南。此次他對西南志在必得,他做好將手徹底伸入西南的準備。

儘管此時西北政fu和中央進行了重組,但是西北國防軍和北洋軍兩大派系並未進重組。除此之外,中國還有各個派系的軍閥。

西南軍閥是一大派系,這個派系的軍閥在軍官素質上甚至超過北洋派系。雲南講武堂畢業出來的軍官,都是受過嚴格軍事教育的。

北洋派系,此時還未分裂,但是可以想象,袁世凱一死,必然也將四分五裂。

“袁世凱活不長了,軍閥混戰的時代即將到來了。”沈凝雲嘆了口氣,他一直想要進行和平演變,減少內部戰亂,從而避免國家元氣的損耗。

不過此時山雨欲來風滿樓,也許一場混戰已不可避免。

北洋派系一旦分裂,就會出現段祺瑞為首的皖系,馮國璋為首的直系,閻錫山為首的晉系,以及張作霖為首的奉系。

此時的閻錫山盤踞山西,把山西經營得像鐵桶一樣。閻錫山在山西,大力發展官僚資本,熱衷工礦興辦。山西煤礦豐富,大量出口給西北各省,閻錫山接著西北的東風,資本愈加雄厚。儘管這些資本相比中國民族資本財團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在北洋各軍閥中,算是經濟實力最強的。

而且閻錫山大力發展工業,其中軍工業佔了不少。因為山西可以買到西北的工業裝置,大量工廠被興辦了起來,鐵路也修得到處都是。閻錫山的晉軍在軍閥混戰中因為有軍工支撐,是很佔優勢的。

皖系和直系則是北洋核心派系,一旦北洋集團分裂成軍閥,這兩個派系佔據關內大部分省份。經濟實力不錯,但軍工業薄弱。

剩下一個就是奉系軍閥張作霖了。

張作霖在1914年只是一個小小師長,袁世凱把段芝貴派到東北當督軍,不過段芝貴在東北沒待多久就被張作霖等人給排擠回家了。張作霖由此上位。

東三省資源豐富,工業發展潛力很大。

但是張作霖此時地位尷尬,因為中國民族資本財團大舉在東北投資。東北大量的土地、工廠、商鋪,大部分都是沈凝雲掌控的財團資產。

而此時日本人被沈凝雲掃出中國大陸,張作霖也無法像歷史上那樣獲得日本人的支援,從而發展起中國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歷史上日本人對張作霖,更像是在養豬。先支援張作霖在東北發展工業,等工業發展起來了再吞掉東北,這些工業就全變成日本的了。

日本在吞併東北之前,國力還是很弱小的。直到吞併東北之後,奉系給日本留下了豐厚的家底,才給日本侵華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此時上位的張作霖,在東北的地位就很尷尬了。發展工業、商業、農業,都爭不過沈凝雲的中國民族資本財團。在政策上,張作霖敢動手腳?不在政策上做傾斜,技術上爭不過,經營經驗也比不上。張作霖在東北,只能在中國民族資本後面吃灰。

西南軍閥則是最窮的,工業也最為薄弱。但是西南地處偏遠,一時半會還真沒人光顧。

不過沈凝雲現在卻把目光盯上了西南。

他所考慮的,是趁著這次機會,一舉吞併西南軍閥,從而將手伸到中南半島去。

中南半島物產豐富,法屬殖民地(越南、寮國、柬埔寨)、暹羅(泰國)、緬甸,這些國家就像是一塊肥肉。

此時沈凝雲剛打下北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