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產,這些土特產各省的都有,真正的堆積成山。
西北軍高階軍官這一天也齊聚一堂,這無不顯示著西北軍是以沈凝云為核心而凝聚在一起的。
經過兩次對外戰爭,沈凝雲在內部的威望已無人能及,各級軍官對少帥沈凝雲無不是敬仰萬分。
大帥府的停車場裡停滿了軍車、家庭汽車,在西北,汽車比美國還普及,雖然普通老百姓還不能全開上汽車,但是也有不少普通家庭擁有了汽車。
當然這場滿月酒也少不了記者,一大堆的記者在門口拍個不停,記錄著這繁華的一幕。
袁世凱這天卻是沒送錢,沒送賀詞,連個人都沒派到現場。
然而袁世凱在北京卻在這一天發出通電:“戊戌年,隴南義士奮起反清,圍慈禧於西安城內,創下西北之事業,復辟我漢族政權。乙巳年入藏大敗英軍,己未年揮師京城,再度逼迫滿清簽訂城下之盟。辛亥年西北響應革命,推翻清政fu,民國之成立,居功至偉。後西北於壬子年大敗俄國,甲寅年大敗日本,南征北戰,為我中國收復眾多疆域。今民國改製為中華帝國,鑑西北三代居功至偉,當大力表彰,故封張奎發為秦王,封趙維書為晉王,封沈凝云為楚王……”
一口氣封了三個王,不過沒有封地。
但是這三個王都是頂級的一字王,一字王很多,但是秦、晉、楚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四大強國中的三個,也是一字王中含金量最高的。
儘管沒有封地什麼的,但三個一字王卻給足了西北面子。而且封王的物件極為考究,張奎發、趙維書皆是無子傳承王位,這王位傳承,最後全落在沈凝雲及其兒子身上。至於沈進文則沒有封王,因為封到了沈凝雲身上,西北現在是沈凝雲說的算,封在沈凝雲身上其實也一樣。
這個通電再度引爆了輿論。
西北百姓總算是感覺好受了一些,張大帥,趙副帥,沈少帥都封王了,起碼拿到個安慰獎。
西北的輿論總算不是那麼反對袁世凱帝制了。
而在關內,輿論則是另一個風向。大量喝過洋墨水的進步民主人士,大罵西北與袁世凱狼狽為奸,實為一丘之貉。
不過關內的報紙上,也出現了許多支援的聲音,與這些大肆抨擊的進步人士展開激烈罵戰。
一些報紙支援帝制,一些報紙反對帝制。
雙方的罵戰極為激烈,甚至雙方在街頭遊行中發生了鬥毆,地方政fu甚至是出動了武警才將事態平息下去。
在意識形態上,中國此時面臨一個分裂的局面。
特別是在國民黨分裂後,大量未分到利益的同盟會成員,此時都在反對袁世凱稱帝。袁世凱稱帝一旦成功,那麼意味著天下將成定局,他們將無法在混亂的逐鹿大舞臺上分到一杯羹了。
在這樣的利益驅使下,每一個野心家都在排斥袁世凱稱帝。
說白了,就是袁世凱的稱帝,觸動了所有軍閥的利益,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甚至是北洋軍內部高層都在反對,只是沒有明說而已。
為了個人的利益,這些軍閥更樂意犧牲民族利益,讓國家陷入混戰。
同日,蔡鍔於、唐繼堯等人於雲南通電全國,宣佈雲南獨立,反對袁世凱稱帝,並起兵北伐。
雲南通電獨立,再度震驚全國。
袁世凱震怒無比,當即命令北洋軍入滇鎮壓。
第207章 一意孤行
袁世凱封了西北三個一字王,沈凝雲自然是直接笑納了。皇帝不當,當個王還不行嗎?
當初滿清封的王自然不稀罕,但是袁世凱稱帝后是漢人政權,這個王的含金量自然也就高了,是可以拿出去顯擺的啊!
而且就算是沈凝雲不想要,不代表張奎發、趙維書和沈進文不想要,這下封了三個王,都光宗耀祖了。
張家,趙家,沈家,都封王了,在祭拜祖宗時,也可以拍著胸脯說:不肖子孫封王了。
日後下地府見列祖列宗也臉上有光啊!
反正封王不是稱帝,又不需要承當什麼風險。而且就算是袁世凱倒臺了,誰幹剝奪西北三王之位?
果然,張奎發和趙維書都很興奮,沈進文同樣如此。雖然沈進文沒封王,但兒子封王實際上是一個樣的。
而且更讓他暗爽的是,有三個孫子可以繼承王位。儘管有兩個孫子是不姓沈的,但都差不多。
一家三姓封了三個一字王,自然是喜上加喜。
不過蔡鍔等人在雲南通電發動護國戰爭